《老人与海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逐步体会老人看似普通却并不普通的人物形象,感悟老人巨大的人格魅力。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语言文字中蕴含的情感,受到“人鸥情深”的熏陶与感染,引发学生对“实现生命价值”的思考。
3、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渗透阅读的多种要求与方法。 4、从课文的细节描写中,揣摩作者的写作方法,学会真实具体地表达感情。
教学重难点: 1、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体会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深情厚谊。
2、从课文的细节描写中,揣摩作者的写作方法,学会真实具体地表达感情。 情感、态度、价值观:
从人鸥情深中感悟到“真情”的可贵,明白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都需要真情,引发学生对“实现生命价值”的思考。 教学准备:
1、收集并阅读《海鸥老人吴庆恒》等补充材料。 2、教学课件。
课堂模式: 引悟教育课堂模式之三环结构。
教学过程: I、置境引入:
(一)课前谈话,创设学境。 (二)欣赏图片,导入课文。
1、欣赏《人鸥嬉戏图》,感受人与动物之间和谐相处的美好境界。 2、板书课题。
3、朗读课题,奠定情感。 II、联结感悟:
(一)初读第二部分“海鸥送老人”,感知“意想不到” 1、快速阅读课文的第14—18自然段,思考:你读到了哪些意想不到?
2、指名回答,逐一评价,总结读书方法。 3、根据学生的回答,逐步感受海鸥为老人哀悼、守灵、送行这些行动的意想不到。
4、过渡:到底是一位怎样的老人引起了海鸥这些异常的举动呢? (二)精读第一部分“老人伴海鸥”,体悟“情理之中”
1、借描写老人外貌的句子,营造逐步推近的镜头感,感知老人的形象,从外表读到内心。 2、读课文的第3—12自然段,找出能表现老人对海鸥像亲人一样的场景和句子。
3、紧扣“亲人一样”,品读重点段落,感悟老人的无私、执着的精神世界,读出对老人的“敬”。 4、从细节中体会出海鸥对老人同样的信赖和喜爱,逐步认识到动物是有灵性的,我们对它们付出的任何一分感情,都能得到它们的加倍回报。
5、小结。悟出海鸥那些意想不到的举动实际上是“情理之中”的。 (三)重读第一部分“海鸥送老人”,赞颂“人鸥情深”
1、情感朗读第二部分,读出失去老人的“痛”。 3、配乐朗读,赞颂“人鸥情深”。
III、生成: 1、简介海鸥老人及其雕塑来历。
2、播放海鸥老人生前照片和视频,思考:老人留给我们的是什么?引发学生对实现生命价值的深层思考。 3、在老人的雕塑前,写下自己的肺腑之言。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