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查找“2008年高考散文阅读例说”更多相关内容
中查找“2008年高考散文阅读例说”更多相关内容
- ·上一篇文章:《金岳霖先生》教学设计
- ·下一篇文章:常见标点差错举隅
2008年高考散文阅读例说
看题目:“如果你为四郎哭泣”是假设复句的条件部分,它会有什么结果呢?
看开头:经济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可能找得出100个方式来回答“文化为什么重要”这个问题,但是我可以从一场戏说起。
由开头可知文章中心是谈“文化为什么重要”的问题。
看结尾:人本是散落的珠子,随地乱滚,文化就是那根柔弱又强韧的细丝,将珠子串起来成为社会。而公民社会,因为不倚赖皇权或神权来坚固它的底座,因此文化便是公民社会最重要的黏合剂。
结尾照应开头,通过打比方,形象的回答了“文化为什么重要”的问题:文化便是公民社会最重要的黏合剂。
通过对文章的题目、开头、结尾段落的分析和预想,往往能快速了解文章的中心,提高阅读效率。
(二)抓点连线
预想之后,须快速浏览全文,根据不同类型散文的特点,寻找关键词句,画出各段落中的中心句、首括句、尾结句,画出在文章的结构上起过渡、连接作用的词语、句子、段落,画出画龙点晴的句子。再将这些关键词句串联起来,从而把握文章的思路。
《如果你为四郎哭泣》开篇提出问题,接着以看戏来说明文化的重要,最后总结,回答开头提出的问题。
(1)……“文化为什么重要”这个问题,……我可以从一场戏说起。——(2)有一天……演出《四郎探母》,……——(4)……父亲……老泪纵横,泣不成声。——(8)……四周多是……老人家,……他们不说话,因为眼里还有泪光。——(10)从《四郎探母》,……我懂了为什么《伊底帕斯》能在星空下演两千年仍让人震撼,为什么《李尔王》在400年后仍让人感动。——(11)文化,……艺术,做了什么呢?——(12)它使孤独的个人为自己说不出的痛苦找到了名字和定义。……——(13)文化艺术使孤立的个人,打开深锁自己的门,走出去,找到同类。……(14)它使零散的、疏离的各个小撮团体找到连结而转型成精神相通、休戚与共的社群。……——(15)……因此文化便是公民社会最重要的黏合剂。——
文章思路非常清晰,一目了然。第2—8自然段叙述父亲看戏流泪的故事,表现了戏剧艺术强大的感人力量。然后从第9自然段开始,集中论述文化的重要性,回答文章开头提出的问题。标题“如果你为四郎哭泣”是假设复句的条件部分,它会有什么结果呢?根据文章的内容可知,如果你为四郎哭泣,说明你也被剧情感动,你也感受到了艺术的力量,你就会懂得文化的重要。
作者从《四郎探母》懂得了为什么《伊底帕斯》、《李尔王》在千百年后仍让人感动。跟《四郎探母》一样,《伊底帕斯》、《李尔王》》这些文艺作品抒写人性,感人至深,其生命力是永恒的。
第(13)(14)两段,第13段写文化艺术使孤立的个人找到同类,第14段谈文化能使疏离的小团体连结并转型成精神相通、休戚与共的社群。由小到大,层层深入,从局部来看,结构也是很严谨的。
文必有思,思必有路。散文取材自由,材料丰富,但总是按照一定的思路组织的,阅读散文,要注意理清文章思路。
(三)寻象悟境
许多散文表情达意,主要是通过生活画面的描绘来实现的。这些画面由带着作者主观感受的人、事、物、景等意象组成,从而形成深邃优美、富于哲理的的意境。如设事喻理的《邹忌讽齐王纳谏》,即景生情的《前赤壁赋》,移情于物的《白杨礼赞》。《如果你为四郎哭泣》则是因事见理,具体描述看戏的情景,写父亲流泪,写许多看戏的老人流泪,写父亲与母亲的生离死别,形成动人的艺术画面,突出表现《四郎探母》的艺术魅力,为后面论述文化的重要性作了很好的铺垫,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散文的描写要达到意与境的统一。有境无意,只是生活的照片,是呆板空虚的描写;有意无境则又流于抽象,是空荡荡的呐喊,是教条说教。王国维说:“纯景固不足以谓文,纯情亦不足以称美,善为文者,必在情景交融,物我双汇之际矣。”
阅读欣赏散文,应抓住文章中的形象画面,作由景及情的揣摩,由事及义的联想,分析其特点和作用,进而体味文章的感情,把握文章的中心。
(四)品味语言
散文语言的一大特点就是语言优美凝练。优美是指语言清新明快,生动活泼并富于音乐感,或如长江大河,滚滚奔腾,充满豪放之气;或如清澈小溪,潺潺流水,细滋细味;凝练是指语言简洁准确,质朴自然,如说书讲古,品茗饮酒,有世俗生活味;如哀怨琵琶,如泣如诉,动情伤怀。鉴赏散文作品的语言,须结合语言环境,辨明所用的技巧,分析所表达的内容及其表达效果。
(1)重视文中运用修辞手法的语句。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排比、借代、反问、设问、双关、夸张等。《如果你为四郎哭泣》结尾一段:“珠子,随地乱滚,文化就是那根柔弱又强韧的细丝,将珠子串起来成为社会。而公民社会,因为不倚赖皇权或神权来坚固它的底座,因此文化便是公民社会最重要的黏合剂。”以“细丝”“黏合剂”的比喻,形象的说明了文化的重要性。而“柔弱”和“强韧”准确的写出了文化的两个特点,文化作为一种精神现象看起来是柔弱无力的,但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能使人具有归属感。从而突出了本文的主旨:文化重要。
(2)重视文中议论性的语言。散文的表达方式最基本的是记叙和描写,但最重要的是抒情和议论,因为他们是记叙和描写的深化,往往是散文主旨的载体。有了这些抒情和议论,文章才有深度,有价值,有意义。所以我们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如果你为四郎哭泣》在叙述看戏的过程后写道:“艺术像一块沾了药水的纱布,轻轻擦拭他灵魂深处从未愈合的伤口。”“艺术使孤立的个人,打开深锁自己的门,走出去,找到同类。”“《四郎探母》把本来封锁孤立的经验变成共同的经验,塑成公共的记忆,从而增进了相互的理解,凝聚了社会的文化认同。”这些议论,把前面的记叙和描写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深化了文章的思想内容。
(五)鉴赏写法
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就是明晰作者用了哪些写作方法,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达到了怎样的艺术效果。《如果你为四郎哭泣》采用因事见理的写法,借看戏之事谈论文化为什么重要的问题,化玄远为浅近,形象具体,易于读者理解,使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更强。
看开头:经济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可能找得出100个方式来回答“文化为什么重要”这个问题,但是我可以从一场戏说起。
由开头可知文章中心是谈“文化为什么重要”的问题。
看结尾:人本是散落的珠子,随地乱滚,文化就是那根柔弱又强韧的细丝,将珠子串起来成为社会。而公民社会,因为不倚赖皇权或神权来坚固它的底座,因此文化便是公民社会最重要的黏合剂。
结尾照应开头,通过打比方,形象的回答了“文化为什么重要”的问题:文化便是公民社会最重要的黏合剂。
通过对文章的题目、开头、结尾段落的分析和预想,往往能快速了解文章的中心,提高阅读效率。
(二)抓点连线
预想之后,须快速浏览全文,根据不同类型散文的特点,寻找关键词句,画出各段落中的中心句、首括句、尾结句,画出在文章的结构上起过渡、连接作用的词语、句子、段落,画出画龙点晴的句子。再将这些关键词句串联起来,从而把握文章的思路。
《如果你为四郎哭泣》开篇提出问题,接着以看戏来说明文化的重要,最后总结,回答开头提出的问题。
(1)……“文化为什么重要”这个问题,……我可以从一场戏说起。——(2)有一天……演出《四郎探母》,……——(4)……父亲……老泪纵横,泣不成声。——(8)……四周多是……老人家,……他们不说话,因为眼里还有泪光。——(10)从《四郎探母》,……我懂了为什么《伊底帕斯》能在星空下演两千年仍让人震撼,为什么《李尔王》在400年后仍让人感动。——(11)文化,……艺术,做了什么呢?——(12)它使孤独的个人为自己说不出的痛苦找到了名字和定义。……——(13)文化艺术使孤立的个人,打开深锁自己的门,走出去,找到同类。……(14)它使零散的、疏离的各个小撮团体找到连结而转型成精神相通、休戚与共的社群。……——(15)……因此文化便是公民社会最重要的黏合剂。——
文章思路非常清晰,一目了然。第2—8自然段叙述父亲看戏流泪的故事,表现了戏剧艺术强大的感人力量。然后从第9自然段开始,集中论述文化的重要性,回答文章开头提出的问题。标题“如果你为四郎哭泣”是假设复句的条件部分,它会有什么结果呢?根据文章的内容可知,如果你为四郎哭泣,说明你也被剧情感动,你也感受到了艺术的力量,你就会懂得文化的重要。
作者从《四郎探母》懂得了为什么《伊底帕斯》、《李尔王》在千百年后仍让人感动。跟《四郎探母》一样,《伊底帕斯》、《李尔王》》这些文艺作品抒写人性,感人至深,其生命力是永恒的。
第(13)(14)两段,第13段写文化艺术使孤立的个人找到同类,第14段谈文化能使疏离的小团体连结并转型成精神相通、休戚与共的社群。由小到大,层层深入,从局部来看,结构也是很严谨的。
文必有思,思必有路。散文取材自由,材料丰富,但总是按照一定的思路组织的,阅读散文,要注意理清文章思路。
(三)寻象悟境
许多散文表情达意,主要是通过生活画面的描绘来实现的。这些画面由带着作者主观感受的人、事、物、景等意象组成,从而形成深邃优美、富于哲理的的意境。如设事喻理的《邹忌讽齐王纳谏》,即景生情的《前赤壁赋》,移情于物的《白杨礼赞》。《如果你为四郎哭泣》则是因事见理,具体描述看戏的情景,写父亲流泪,写许多看戏的老人流泪,写父亲与母亲的生离死别,形成动人的艺术画面,突出表现《四郎探母》的艺术魅力,为后面论述文化的重要性作了很好的铺垫,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散文的描写要达到意与境的统一。有境无意,只是生活的照片,是呆板空虚的描写;有意无境则又流于抽象,是空荡荡的呐喊,是教条说教。王国维说:“纯景固不足以谓文,纯情亦不足以称美,善为文者,必在情景交融,物我双汇之际矣。”
阅读欣赏散文,应抓住文章中的形象画面,作由景及情的揣摩,由事及义的联想,分析其特点和作用,进而体味文章的感情,把握文章的中心。
(四)品味语言
散文语言的一大特点就是语言优美凝练。优美是指语言清新明快,生动活泼并富于音乐感,或如长江大河,滚滚奔腾,充满豪放之气;或如清澈小溪,潺潺流水,细滋细味;凝练是指语言简洁准确,质朴自然,如说书讲古,品茗饮酒,有世俗生活味;如哀怨琵琶,如泣如诉,动情伤怀。鉴赏散文作品的语言,须结合语言环境,辨明所用的技巧,分析所表达的内容及其表达效果。
(1)重视文中运用修辞手法的语句。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排比、借代、反问、设问、双关、夸张等。《如果你为四郎哭泣》结尾一段:“珠子,随地乱滚,文化就是那根柔弱又强韧的细丝,将珠子串起来成为社会。而公民社会,因为不倚赖皇权或神权来坚固它的底座,因此文化便是公民社会最重要的黏合剂。”以“细丝”“黏合剂”的比喻,形象的说明了文化的重要性。而“柔弱”和“强韧”准确的写出了文化的两个特点,文化作为一种精神现象看起来是柔弱无力的,但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能使人具有归属感。从而突出了本文的主旨:文化重要。
(2)重视文中议论性的语言。散文的表达方式最基本的是记叙和描写,但最重要的是抒情和议论,因为他们是记叙和描写的深化,往往是散文主旨的载体。有了这些抒情和议论,文章才有深度,有价值,有意义。所以我们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如果你为四郎哭泣》在叙述看戏的过程后写道:“艺术像一块沾了药水的纱布,轻轻擦拭他灵魂深处从未愈合的伤口。”“艺术使孤立的个人,打开深锁自己的门,走出去,找到同类。”“《四郎探母》把本来封锁孤立的经验变成共同的经验,塑成公共的记忆,从而增进了相互的理解,凝聚了社会的文化认同。”这些议论,把前面的记叙和描写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深化了文章的思想内容。
(五)鉴赏写法
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就是明晰作者用了哪些写作方法,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达到了怎样的艺术效果。《如果你为四郎哭泣》采用因事见理的写法,借看戏之事谈论文化为什么重要的问题,化玄远为浅近,形象具体,易于读者理解,使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更强。
Tags:
作者:教育文稿网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