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高考语文湖南卷试题解析
17、作者希望“我们”也“静观默会天空的云彩”的目的是什么?(4分)
答:
【答案】①让云物的美丽景象陶冶我们、启发我们、改造我们;②使我们习惯于向远景凝眸,不甘堕落,不甘心堕落。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筛选和整合信息”的能力。信息筛选题的步骤一般为:审清题干要求——确定答题区域,筛选要点,——整合信息——分点作答。/ 该题的答案在原文中都能找到相应的句子(信息点)“云物的美丽景象,也许会慢慢地陶冶我们、启发我们、改造我们,使我们习惯于向远景凝眸,不敢堕落,不甘心堕落”。
18、在第2自然段中,作者写“云有云的地方性”的用意是什么?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4)
答:
【答案】①将“云”与“人事”勾连起来,为写云南的云给人的深刻的教育意义铺垫张本。②运用了对举、铺陈、比拟、夸张等艺术手法。
【解析】此题考查“理解文章中重要句子的含义”及“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的思路常常是:1、抓句子中关键词,应该找重点抓“云的地方性”。2、根据题干提示“在第2自然段中”,考生确定答题区域,筛选信息要点。从“云有云的地方性”可以推出“人有人的地方性”,即作者所说的“人事”,这样就把互不相干的“云”与“人事”勾连起来,为作者在第四段中生发抒情议论张本。3、找出答题关键词后,适当完善,加以表述。
19、请简析文中云南的“云”的主要特点及象征意义。(5分)
【答案】主要特点:素朴、单纯.
象征意义:始终坚守一个庄严伟大的理想——把个人的发展统一到与国家、民族发展的同一目标上,抗战必胜(抗战到底)。
【解析】此题考查“筛选和整合信息”及“概括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表面看似是一个“含义题”,其实是一个“主旨题”。 / 对于“‘云’ 的主要特点”,从原文第三段中“云南的云给人的印象大不相同,它的特点是素朴,影响到人的性情,也应当是挚厚而单纯”这一句话,可以筛选出“素朴”“ 单纯”的答案;对于“云的象征意义”,从原文第四段中“正因为这个民族是在求发展,求生存,战争已经三年,战争虽败北,虽死亡万千人民,牺牲无数财富,可并不气馁,相信坚持抗战必然翻身。就为的是这战争背后还有个庄严伟大的理想,使我们对于忧患之来,在任何情形下都能忍受。”“方能够把企业的发展与国家的发展放在同一目标上,分途并进,异途同归,抗战到底!”这些句子,可以“整合”到理想的答案。
六、文章赏析(14分)
20. 紧扣《云南看云》一文中的“看”字,赏析该文主题的表达。300字左右。(14分)
【答案】①本文的主题是通过对人们看云的不同结果比照叙述,寄望人们从“静观默会天空的云彩”的意义中得到教育和启发,表达了“抗战到底”的坚定信念。
②赏析应当紧扣文本进行,角度可以多样。例如:
A.提纲挈领的概括式赏析:“看”一字是全文的主脉通过看云,看地方的人事、看卢先生的去物的摄影。在比照中“深思”自然与艺术之“云”的现实教育意义,进而“向远景凝眸” ,“相信坚持抗战必然翻身” ,将文章逐渐“看”出,眼中之景之物与心中之思之虑之望相间相融,臻于一体。
B.以点带面的对比式赏析:a、从“许多人”看云的实用和自利(“得到一点晴雨知识”“把一个颈脖昂酸”而“仰望结果,不过增加了许多人对于财富得失的忧心罢了”)与艺术家看云的感觉和热情(“静观默会天空的云彩” “向远景凝眸,不敢堕落,不甘心堕落”)的对比中赏析主题的表达;b、从看到“云”的美丽景象与看到“人事”的庸俗(“似乎到处就只碰到‘法币’”“糊口混日子了事”)的比照中赏析主题的表达;c、从“向远景凝眸”与“只顾眼前”的对比中赏析主题的表达。
【解析】“写300字左右的文章赏析”题是湖南卷“另辟蹊径”、有别于全国卷及其他省份试卷的“湖南特色题”,该题“把阅读、研究和写作有益地结合起来”,“积极呼应了新课标的精神,有利于引导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同时,也弥合了长期存在的读写的分离”,对中学语文教学和学生的语文学习,具有纠偏和导向的意义;较之于其它卷的语用题,它更有利于考查考生的综合表达能力。因此,该题型一经面世即受到教育部考试中心和许多兄弟省份的好评。
今年的考题,继08年“从主题思想的角度赏析”之后,又大胆的“赏析该文主题的表达”,命题角度的重复,确乎出人意料,尤其是对那些瞎猜题者。对于“评价主旨类”的文章赏析,可以从以下表格的模式中写一篇“中规中矩”的高分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