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小学第七册教案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09-07-29 15:02:04
            三、新授
            1、师:今天我们要来欣赏一首是根据同名歌曲改编的铜管乐曲《歌唱祖国》。乐曲反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朝气蓬勃、蒸蒸日上的新气象。旋律气势豪迈而充满深情,连贯统一又富于变化。乐曲由长度相等的两部分组成。接下来,我们就来欣赏一下这首乐曲。
            2、初听全曲:生边听边想,初步感受作品所表达的内容与情感。
            3、复听全曲:
            通过分段欣赏,对乐曲主歌与副歌部分在节奏、结构、音调上的分析对比,组织学生展开讨论,教师结合学生的议论进行概括,总结使学生了解音乐的表现手段与内容的关系,进一步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音乐形象,提高他们对音乐的感受力和理解力。
            乐曲开始有一个气势豪迈、勇往直前的前奏,接着第一部分由最低的5以主和弦分解,不断向上跳进到乐曲最高音,好似祖国朝气蓬勃、蒸蒸日上的新气象。进行曲风格,很鼓舞人心。
            第二部分,旋律富有歌颂性,和第一部分形成强烈的对比,表达人们对祖国的深情。四十多年来,这首乐曲传遍了祖国大地,已成为独立自由新中国的象征。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于1980年5月起将它作为全国新闻联播的开始曲。
            4、再次完整地欣赏,以巩固学生获得的知识。复听后要求学生讲出作品的名称、作者、演奏形式及作品所表达的主题思想。
            5、巩固全曲。
            四、小结:
            五、下课
            第三课时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检查坐姿
            二、基本练习
            (1)发声练习
               1 3 | 5 3 | 1 — ‖
            u
            (要求唱的连贯,声音往后走,嘴巴里好像含着蛋一样。)
              1=C---A     2/4
               1  3 | 5 - | 54 32 | 1- ||
               li  li   li     lu       li        
            (要求:li的口形竖一点,找头腔共鸣,声音不要太响。
            (2)听音模唱
            要求:根据已给的那个音,判断出上面的音。
            三、巩固《国歌》
            1、回顾国歌的创作背景
            2、复习三连音、重音记号
            说说什么是三连音,碰到重音记号应该怎么样?
            3、唱《国歌》
            齐唱、指出缺点、生唱、个别唱、跟录音唱……
            四、复习《歌唱祖国》
            1、回顾《歌唱祖国》的名称、作者、歌曲所反映的现象等。
            2、听《歌唱祖国》
            3、生跟琴哼唱旋律
            五、小结:
 

第一课 水 乡


 

教 学 目 标
  1.这是一组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歌曲,表现一种特定的环境——水乡,充分体现了音乐与民族的关系,让我们热情地讴歌水乡,热爱我们的家乡。  2.掌握附点四分音符的时值,并能辨别、比较四分音符与附点四分音符的长短。  3.发挥集体思维合作,进行以《远航》为主题的创作活动。  4.掌握竖笛的吹奏姿势。


 第一课时


 

  一、聆听《采茶舞曲》  1.用江南山水风景图导入。  设问:  (1)谁到过杭州游玩? (2)谁到过茶山,见过茶农采茶的劳动?(3)你听过越剧的唱腔吗?  2.欣赏:《采茶舞曲》  设问:(1)你听到这种曲调的风格吗?(2)这首歌曲讲述什么内容?(3)这首歌曲是由哪一个声部演唱的?  3.学习采茶时手的基本动作:左采、右采、上采、下采。  4.复听《采茶舞曲》:按节奏配上手的动作,并随录音哼唱《采茶舞曲》。  5.再次复听,要求学生用即兴舞蹈动作表演《采茶舞曲》,用自己的舞姿表现茶农采茶时的欢乐情绪。  6.小结:水乡的另一景色。 二、表演《采菱》  1.设问导入:谁吃过菱角?知道菱生成在何处吗?介绍有关菱的知识:菱是生成在池塘的一种植物,根在泥里,叶子浮在水面呈三角形状,花白色,果实的硬壳有角,因此称菱角,果肉可吃,甜而爽。  2.教师范唱歌曲。  3.教师范唱歌谱  4. 以乐句为单位进行听唱、学唱曲调。通过划船的动作去学习,很自然的唱好。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