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册第六课《风景如画》教学设计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09-10-08 18:58:56

第六课  风景如画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欣赏《森林的歌声》过程中,记忆各段主题曲调的顺序,提高音乐记忆力。

2,能从《荫中鸟》的乐曲声中听辨各种小动物、各种鸟鸣叫声等,以体验这种描绘功能,从中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过程】

一、欣赏《森林的歌声》

1,激疑引趣:(出示题目)同学们,今天我们欣赏的乐曲是一首中国的器乐合奏《森林的歌声》,待会边听边想:森林的歌声,会是谁在唱呢?

2,初听,感受乐曲旋律。(播放第一段)

3,让学生自由说说。

4,复听(播放 第二段),思考:

有几种主奏乐器?试试你的耳朵灵敏感。

5,出示三段主体旋律,哼唱,熟悉主体旋律。

6,再听(播放第一段)。

师:请同学们看着教材中的谱例,边听边轻声哼唱,并把乐曲的结构按顺序排列记录下来。

7,还听(播放 第二段)。听后 交流感受,教育学生加强环保意识,保护森林资源。

二、聆听《荫中鸟》

1,音响直接导入——欣赏《荫中鸟》中间部分的片段(各种鸟鸣声的片段),以激发听全曲的欲望。设问:你听到什么动物鸣叫?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2,揭题:笛子独奏《荫中鸟》。

3,欣赏整段音乐。

师:仔细听,看看,你们能听到多少种鸟在鸣叫?想象一下,森林里发生了什么?

4,听后师生交流。教师小结。

(教师可以结合《鸟的天堂》中的一段:

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一那只,另一只飞起来了。一只画眉鸟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

5,再次欣赏,感受树林中的热闹情景。

6,师:你回忆一下,还听过哪首乐曲中出现过鸟鸣的形象?

7,拓展欣赏唢呐曲《百鸟朝凤》、二胡曲《空山鸟语》、曲笛曲《鹧鸪飞》。

8,小结:森林是大自然的资源,有森林就有各种动物。我们要保护森林,保护大自然的生态。爱护大自然就是爱护地球,也是为了人类生存、爱护自己。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小溪流水响叮咚》。

2,通过演唱《小溪流水响丁冬》,培养学生对大自然、对祖国的赞美与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演唱《小溪流水响叮咚》。

【教学难点】切分节奏、附点四分节奏、一字多音、长音的演唱及用自制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教学过程】

一、漫步音乐,营造氛围:

1,在《小溪流水响叮咚》的伴奏音乐声中走进教室。

2,师生交流:现在是什么季节?(春季)是啊,现在正是一个春暖花开、风景如画的好时节,今天,老师就要带大家尽情享受大自然的美好风光。

二、音乐之旅,攻克难点:

1,导语:听,小动物们正在欢迎我们呢!让我们放松心情,迈出轻快的脚步,走进大自然的怀抱。

2,播放春天风光图片(结合歌曲《小溪流水响叮咚》的内容),配上歌曲《小溪流水响叮咚》的伴奏。

3,你们看到了什么?

4,师生交流。

5,初听歌曲,感受歌曲旋律。

师:让我们来听听,小溪流在奔向大海的一路上,心情是怎样的?

6,交流反馈:一路上,小溪流的心情是怎样的?(欢快)

7,再听歌曲,熟悉歌词。

师:让我们再来听听,边听边仔细看歌词,你是从歌曲的那些地方体会到小溪流欢快的心情的?

8,结合学生的回答,练耳模唱:

(1)小溪的歌声既欢快,又跳跃,师弹“54  30 | 10  32 | 10  60 |”,生用“啦”模唱;

(2)有时,小溪的歌声既连贯,又优美,师弹“51  25 | 3.  1 | 2  17 | 1 - | 1  0 |”,生用“啦”模唱,注意气息连贯。

(3)再连起来听琴模唱。

9,有感情地念歌词。

师:确实,这是一首优美、带有感情,又充满童趣的歌曲,让我们从歌词中去领略小溪的美!

10,表演歌曲,

(1),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有层次的为歌曲选择打击乐器并边编配伴奏型,以烘托优美借景抒情的情绪,描绘风景如画的意境及借景抒发对祖国、对人民的爱戴之情。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用情演唱《茨黎花》。

2,演唱《茨黎花》时尽情抒发对大自然的赞美,及其借景抒情表达对祖国、对党的热爱。

3,进行选择结束音的练习。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演唱《茨黎花》。

【教学难点】演唱中掌握附点二分音符的时值。

【教学过程】

一、学生听音乐拍手进教室,师生问好。

二、表演《茨藜花》

  1,引入新课:

你们知道哪些花?它们分别表达什么含义?

2,聆听歌曲《茨藜花》旋律

(1)感受乐曲的情绪和风格。

(2)感受乐曲的节拍特点,并跟着乐曲划拍子。

师:这一曲调从风格上听是少数民族的民歌音调。这是我国西南地区的布依族的民歌音调。

3,欣赏歌曲《茨藜花》范唱。

师:“茨黎花’的红色象征什么?

4,学唱曲调:

(1)范唱曲调:要求学生用手指着歌曲旋律听教师范唱。

(2)讲解附点二分音符。

(3)学生听琴用“la”模唱歌曲旋律。

注意感受歌曲起伏的旋律。

5,学唱歌曲。注意一字多音的连贯流畅。

6,借景抒情,深情地演唱《茨藜花》表达布依人对党的一片赤诚之心。

  

三、拓展(了解更多的有关花的歌曲)

1,请学生聆听歌曲《牡丹之歌》

感受歌曲情绪和风格。

2,让学生想想自己知道的那些民歌、美声、戏曲是歌唱花的?说出名字。

老师可以让学生们多了解一些知识。

如:江苏民歌《茉莉花》等

师:民歌从起源流传再到发展,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民歌不仅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化的组成部分。2000年,著名歌唱家宋祖英到奥地利维也那金色大厅举办个人独唱音乐会,她演唱的第一首歌就是江苏《茉莉花》受到了奥地利观众的热烈欢迎,她为宣传中国传统的优秀音乐文化作出了贡献,为中华民族争了光,成为世界和平的文化使者。所以,我们对待民族音乐要树立起这样的理念——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音乐无国界!而民歌《茉莉花》,正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典型例子。

四、音乐活动——选择结束音填入曲调

1,分别先把两曲调识谱,唱连贯流畅,并自然地分别将“6”或“1”作为结束音填入试唱。从感觉上你认为哪个音更通顺有结束感。

2,第一曲《三套车》片段,结束为6,第二曲是《雪绒花》片段,结束音为1。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