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蛇狂舞》教学设计
《金蛇狂舞》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1、欣赏民乐合奏《金蛇狂舞》
2、音乐活动《金蛇狂舞》。
3、认识小堂鼓、钹两样打击乐器。
教学目标:
1能说出民乐合奏《金蛇狂舞》所表现的基本情境。
2、感受端午节的热闹气氛,积极参与乐曲的表现活动并从中体验到快乐。
3、认识鼓、钹,会使用其为歌曲伴奏,创编歌词表现歌曲的热闹情绪,在共同体验、表现和享受音乐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1、欣赏民乐合奏《金蛇狂舞》。
教学难点:1、音乐活动《金蛇狂舞》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用歌曲问好
1 2 3 4 3 1 |5 5 5- |5 6 5 4 3 1 |2 2 2- |
小花猫在 屋里 喵喵喵 小鸭子在 水 里 嘎嘎 嘎
1 2 3 4 3 1 |5 5 5- |5 6 5 4 3 1 |2 2 1-||
我们唱歌 跳舞 啦啦啦 音乐课上我 们 笑哈 哈
二、导入新课:
1、提问上节课所学过的歌曲《卖报歌》的作者以及歌曲内容。
2、师:聂耳叔叔不仅写了很多反映劳苦人民生活的歌曲,还写了很多爱国歌曲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他的另外一首民乐合奏曲《金蛇狂舞》。
三、新课教学:
(一)准备阶段
1、民乐介绍
师:“提起民乐,同学们,你们都认识那些民族乐器呢?”
生:“有古筝、琵琶、唢呐”
师:“同学们都认识这么多的民乐,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民乐合奏,竖起你的小耳朵,看看你能听出多少种乐器的声音。” 2、边听边开动脑筋思考这两个问题欣赏全曲并观看VCD。
思考问题:1)在初曲子里你听到了什么声音?让你联想到什么场面? 2)请你用一种颜色来形容表现这首曲子的情绪。
(播放课件:《金蛇狂舞》VCD)
3、学生讨论回答。
4、教师小结:这首乐曲有敲锣打鼓的声音,像是过年过节一样。大家知不知道农历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端午节)。在我国南方端午节除了吃棕子外最高兴的就是?(赛龙舟)在我们西区每年都会举行赛龙舟,大家都看过龙舟赛吧?谁来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下赛龙舟的情景以及你当时的心情。
5、(展示课件)解释曲名及分析音乐要素。1)金蛇——比喻龙舟;2 )狂舞——比喻龙舟争先恐后的比赛场面;3)速度——很快; 4)快的速度表现一种什么气氛——热烈;5)乐曲中用什么乐器体现这种热闹的场面——大鼓和钹。6)民乐合奏——
6、介绍大鼓:一般是很大的鼓放在船头双手握锤敲击击鼓,是用来鼓舞士气统一划船的节奏。
7、(展示课件)如果你是鼓手,你会敲击怎样的节奏为队员加油鼓劲呢?
1) 请学生创造鼓点节奏
2) 教师带学生模仿鼓点节奏x x xx|ox x| (学生拍手、腿模仿并用握拳代表休止符)
设计意图:在乐曲的初听之前,让学生通过认识中国的民族乐器而去了解民乐合奏,并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初听中自主把握乐曲的情绪、内容、特点。用生动性、亲切性的语言进行描绘性引导帮助学生产生整体音乐形象。
(二)分段欣赏
A段 这首民乐合奏共分为三段,我们先来欣赏第一段
1、初听。(播放课件)
2、带问题再次欣赏A段:“这段音乐表现了什么场面?” (播放课件)
师:“你用自己的话来表达这段音乐的内容。”
师:“鼓声敲起来拉!比赛开始了。一艘艘龙船驶像箭一样冲了出去。” 3、欣赏后活动:
1) 教师带唱A段旋律。
2) 学生集体为音乐(前部分)创编歌词。
3) 集体演唱歌词部分。“加油加油啊!我们用力划,条条龙船冲上前啊,我们一定要夺第一名!第一名!”
5)学习A段的律动:击拍鼓点节奏——唱歌词——击拍鼓点节奏——按节奏边做划船的动作边呼喊“嗨哟”
6)(播放课件)再次欣赏A段音乐,并随乐活动。
设计意图:在音乐与情感获得统一后,抓住学生兴奋点立即进行词创作,马上让学生将感受以“比赛开始了”为主题通过“编故事”表现出来,整个A段的欣赏活动融入了演唱---节奏打击---哼唱---律动这四个环节。
B段
1、初听(播放课件)
2、带问题再次欣赏1)表现什么场面?2)听到什么乐器的声音?(播放课件)
师:大家快加油啊!后面的龙船追上来拉!第二段音乐表现龙船之间的你追我赶的紧张气氛。
3、欣赏后活动:
1)用“咚” 和“呛”模唱B段音乐。
2)教师领唱“咚”学生齐唱“呛”,并启发学生创造动作表现。启发学生创作动作参与活动(可用跺脚、拍桌等动作参与)。
3) 讲解一领众合、一问一答的表演形式。
4)再次欣赏,重点注意欣赏一领众合的表演形式。(播放课件) 5)将全班分为两组进行龙舟比赛,请同学分别为龙舟队命名,用咚和呛运用一领众合的形式模唱。
6)再次欣赏A段音乐,并随乐活动。(播放课件)
设计意图:在分段音乐欣赏中根据音乐的变化引导学生展开情节性想象。这个环节的教学设计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选择模唱降低难度,以师生互动合作的方式完成。最后让学生在模唱旋律中通过自由选择表演形式熟悉音乐的主题形象。
A’段
1、初听。(播放课件)
2、带问题再次欣赏(播放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