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想》 人音版音乐教材 五年级下册第三课教案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1-12-05 09:46:52

4.再次欣赏乐曲第一部分。

  自由议论:按乐曲的标题,请大家自由议论,说说你的想像。

  (对学生丰富的想像,教师要给予鼓励。不要把乐曲的分析强加给学生,这样不利于学生的自由想像。)

5.欣赏乐曲的第二部分(第二主题由小提琴独奏开始)。

  设问:按乐曲的标题从第一部分的发展到第二部分听后,说说你想到的故事?要放开你的想像。

6.跟琴看着教材上的谱例,哼唱乐曲的第一、第二主题,以加深对这二主题的印象。

7.完整地聆听乐曲,听后要分组讨论。

  问题:(1)乐曲分几个部分? (2)你能编个故事讲一讲吗?

8.小组讨论:每人说说自己的故事(以乐曲作背景音乐)。

9.每小组推选一位故事大王,讲“水星”的故事。学生讲故事时,乐曲作为背景音乐讨论。如果有的小组能伴舞表演更佳。

10.教师学生共同点评选出班级“故事大王”。

11.再次完整地欣赏。

  由班级“故事大王”演讲并请班级“舞蹈家”伴舞,表演乐曲。

12.教师小结:表扬学生们丰富的想像,发展形象思维,开发右脑,希望大家多听音乐多想像。

二、表演《小白船》

    1.以天文知识导入。

  设问:有谁知道地球、月球、太阳的关系?(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地球是太阳 

的行星)

  2.揭题:朝鲜童谣《小白船》就是叙述了一个关于月亮的传说与想像。

  3.歌曲范唱。

  设问:这是几拍子的歌曲?歌曲表达的内容是什么?

  4.板书节奏谱 先徒手操作拍手、拍腿,然后加上打击乐器(其 

中学生大部分仍是徒手)。

5.学唱第一乐段曲调。

  (1)教师范唱曲调(前16小节)。学生分两组,一组三角铁及拍手,另一组串铃及拍腿,为教师范唱伴奏。

  (2)学生学唱第一乐段曲调,教师用打击乐为学生伴奏。

6.学唱第二乐段曲调。(1)教师分别范唱高声部与低声部曲调。 (2)高、低声部的学生各自学自己声部的曲调,教师巡视,重点指导低声部。(3)高、低声部分别汇报自学成果。(4)请两位高声部的学生与教师重唱(教师唱低声部)。(5)在教师指导下二声部合成(注意二声部的谐和)。可以先练一下平行三度的音阶:(6)配上打击乐伴奏。

7.完整地、优美地、流畅地唱好全曲。

8.练习吹奏曲调(可以是竖笛,也可以口风琴、口琴。这取决于班级的实际情况)。

9.朗诵歌词并讨论歌词的意境,以激发学生的想像。

10.学唱歌词。(1)二个声部的学生分别学唱自己的声部的歌。(第一个声部在练习时,另一声部默唱或轻唱自己的声部与之配合。) (2)二声部合成,并配上打击乐。(3)有感情地富有想像地唱好歌曲。

11.表演《小白船》:唱唱、奏奏、跳跳,以多种形式表演《小白船》,尽情地抒发师生的想像。主要让学生参与表演,形式由他们讨论。例如:全体歌唱→吹奏与打击乐→二重唱与伴舞→舞蹈→表演唱……

三、听辨练习:听辨哪一首曲调带有切分节奏?

   1.目的是巩固前两课的切分音知识,加强切分节奏的练习。

   2.教师分别弹奏两条曲调。设问:在这两条曲调中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

   3.跟琴学唱曲调→离琴视唱曲调。

四、课后小结

 

第三节课时

教学内容:1、表演《让幻想展翅飞翔》  2、音响小品创作活动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唱好歌曲的两个声部

教学难点:编创与活动

教学过程:

一、表演《让幻想展翅飞翔》        

1.谈话导入:什么是幻想?幻想是人们对未来远景的一种想像。大家来听《让幻想展翅飞翔》在唱什么,你就明白了。

2.聆听歌曲范唱,讨论歌曲所表达的内容及其演唱形式。

3 .音程基本训练:在训练时宜用柯尔文手势进行操作,教师随时调整学生的音高,使之谐和后再换手势进入下一个音程。在万不已时才用钢琴校音。在人声二部训练前,先可听钢琴弹一下,先有一次听觉体验,然后再唱。

  4.学唱歌曲。

  (1)教师分别范唱二声部曲调。

  (2)学生分声部自学第一部分曲调。(到第一个反复记号为止,教师巡视指导。)

  (3)二声部合成,教师在鼓励学生自学成果的前提下,提出问题后,再次合成。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与美的享受。

  (4)填入歌词,加入幻想进一步唱好第一部分歌曲并获得美感。

  (5)学习第二部分歌曲并合成。

  5.表演歌曲。

  (1)完整地唱好歌曲。

  (2)分组讨论:怎样表演歌曲?希望大家展开想像的翅膀,自由地无限制地设计。(教师深入到学生小组中进行指导、点拨,要极大地鼓励学生的创造。)

  (3)分组展示,如有的组力量不足,可以提出要求,请其他组同学乃至教师参与、协助表演。

  (4)评价、鼓励为主,表扬学生们的创造性活动。

  6.小结:发展想像,活跃思维。

二、音响小品创作活动

  1.布置任务,提出要求:

  任务:表演一段音响小品,反映“幻想”的主题。

  要求:(1)设计命题及设计表现的过程与内容。(2)运用各种现有的乐器(打击乐及各种自备的乐器)及自制非正规的乐器,同时包括人声及身体各部位能发出声音的部分。 (3)允许自由结合形成小组集体创作。

   2.教师提供各种器材,尽量满足学生的要求。(当然是在可能的情况下,教师可提示学生寻找代用品,也可以在课前先让学生从家中带一部分器材来。)

  3.教师引导:以本课教材中的五首作品作为例子,让学生发挥想像,设计小品。同时可结合其他学科的知识,如:语文、自然、手工劳动、美术等课程中的内容设计创作。

    4.在创作过程中,教师要到学生中间去进行指导、引导、点拔。

  5.各组展示。

  6.评价:表扬、鼓励学生们的小品创作。

  7.小结:幻想是一种创造性学习、工作、生活的动力,能发展我们思维能力。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