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高》教学设计 小学五年级音乐教案
《步步高》教学设计 教材版本:义务教育课程苏少版《音乐》第九册第五单元 教学内容:听《步步高》,唱《步步高,新春到》,露一手:军民团结一家亲。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感受广东音乐的风格特点,了解高胡、秦琴等广东丝弦乐器,尝试学跳斗笠舞的动作,体验斗笠舞的韵味。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用肢体语言表现《步步高》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情绪,了解相关音乐文化,在学习中增进民族文化意识和热爱祖国优秀音乐文化的情感。 3、过程与方法目标:能边听乐曲边划拍,学唱歌曲主题旋律;学会用声势动作、线条色彩等方式表达对乐曲的体验。 重点:感受广东音乐的旋律及风格特点,听辨高胡的音色。 难点:学跳斗笠舞,体验斗笠舞的韵味。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录音机、磁带、磁铁、卡片、彩色纸、斗笠等。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二、 师生做歇后语接龙游戏导入 师:兔子尾巴——(生)长不了; 师:黄鼠狼给鸡拜年——(生)没安好心; 师:猪八戒照镜子——(生)里外不是人; 师:芝麻开花——(生)节节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沿海地区广东省人们的生活就像芝麻开花——节节高,一年更比一年好。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到广东去看一看那里的风土人情,让我们听着广东音乐,一起出发吧! 师提出游览要求:1、你看到了哪些景象?2、你能听出主要演奏的乐器是什么吗? 三、 学生游览广东景象,(师播放多媒体)。 生:看到了广东人民舞龙灯、贴对联、放鞭炮等,一派欢庆节日的热烈场景。 学生会说演奏乐器是二胡、琵琶等,老师引导他们说出主要的演奏乐器是高胡。 四、 介绍高胡等广东丝弦乐器 (播放多媒体,边显示乐器的图片,边播放该乐器演奏的片段,让学生熟悉乐器的音色) 高胡:中国民族弓弦乐器,由二胡改革而成。因其定弦及音域均比二胡高四度,在乐队中担任高音声部,故称高胡。其音色清脆、明亮。 秦琴:音色明亮柔和,能协调其他乐器,常作为伴奏乐器。扬琴:中国常用的一种击弦乐器,它的音色清脆明亮,表现力极为丰富,可以独奏、合奏或为琴书、说唱和戏曲伴奏,在民间器乐合奏和民族乐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琵琶:拨弦类弦鸣乐器,木制。音箱呈半梨形,张四弦,颈与面板上设用以确定音位的“相”和“品”。演奏时竖抱,左手按弦,右手五指弹奏。是可独奏、伴奏、合奏的重要民族乐器。 五、 欣赏音乐《步步高》 1、 出示广东丝竹乐队的演奏图 师:今天我们就来欣赏广东音乐《步步高》。 (板书出示课题 《步步高》 (广东音乐)吕文成曲) 同学们有没有听出来,这首曲子就是我们刚才游览广东是欣赏过的,是广东音乐中有名的乐曲,曲作者吕文成对广东音乐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2、 欣赏主题音乐 多媒体播放主题音乐,同时出示主题音乐乐谱 3、 完整欣赏乐曲,提出两个要求 ①请大家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音乐的感受,可以随音乐的节奏动头、身体、拍手、跺脚等。 ②主题音乐出现了几次?每次主题音乐出现用手势表示,并说说主题音乐反复出现的原因。 生:主题音乐重复了两遍,感受到了广东人民过上幸福生活以后的激动心情。 师:对,广东人民喜事连连,开心的花儿说也说不完。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总结并出示板书:情绪:轻松、欢快;旋律:优美、动听。 4、拿出彩纸,请学生选择相应的色块表达自己对乐曲情绪的理解。 六、学唱主题旋律(放录音)。 1、老师点谱唱一遍,学生跟着哼唱。 2、学生跟琴唱谱,(速度可放慢些)。 3、找出难点,唱一唱。 4、完整演唱主题旋律。 六、 学唱歌曲《步步高,新春到》。 师:这首脍炙人口的乐曲从广东传到了祖国的大江南北,深得人们的喜爱,激起了词作者傅林的创作热情,他给该曲填上了词。下面请大家欣赏歌曲《步步高,新春到》,体会一下歌曲又表达了怎样的意境呢? 1、听歌曲范唱。 2、提问:歌曲和乐曲比较,你喜欢哪一种形式?说说理由。 生:带词的歌曲比较直白、通俗,乐曲比较含蓄…… 七、请全体学生起立,边跟范唱学唱歌曲,边用体态语言表现乐曲欢乐轻松的情绪。 七、 讲故事《红色娘子军》 师:今天我们过上了幸福生活,不能忘记老一辈革命家的丰功伟绩。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一个《红色娘子军》的故事。故事发生在旧社会,故事的主人公叫琼花,她是贫农的孩子,因为不堪忍受大地主南霸天的压迫,就从家乡跑了出来,她跑到了万泉河边,遇到了驻扎在那里的红军,当上了一名光荣的红军女战士,在红军干部常青的帮助下,琼花和娘子军们打到家乡,活捉了南霸天。琼花在部队里日益成长起来,当上了娘子军的党代表。 八、借助多媒体欣赏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中的选段《军民团结一家亲》。 九、老师范唱歌曲《军民团结一家亲》,引导学生体会歌曲抒情悠扬的情绪。 十、学跳斗笠舞,教师先示范基本动作,学生在学跳中体验斗笠舞的韵味。 ………………………………【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