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记念刘和珍君》教案 鲁人版必修3 高一语文教案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2-01-09 19:16:22

《记念刘和珍君》教案
教学目的

一、学习爱国青年的斗争精神,铭记血债,不忘教训,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 
二、抓住作者思想感情发展的脉络,尝试理清思路的方法,达到训练理清思路的目的。 

三、在理清思路的基础上,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和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难点

抓住感情,理清思路,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通过本文的学习,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
教学时数 三课时

一课时
教学目的

了解作家作品,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发生在1926年的·一八惨案是日本帝国主义支持下的段祺瑞政府屠杀爱国请愿人民的血的历史,是二百多名请愿群众倒在血泊之中的惨烈一幕,更是中国人残害中国人的一场罪恶、一场悲哀、一场耻辱!路,还没有开始便已经走到了尽头;梦,还来不及做便已永远不再醒来,刘和珍,这位年仅22岁的女大学生就这样倒在了反动派的枪弹之下!在惨案发生后的第六天,鲁迅先生终于按捺不住心中的愤怒,毅然写下了这悲愤沉痛的悼念文章——记念刘和珍君》,以此来警醒中国人民永远记住这笔滔天血债! 

二、写作背景
1926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蓬勃发展,在人民革命浪涛的冲击下,帝国主义扶植的段府摇摇欲坠。312,为了帮助奉系军阀消灭当时倾向于革命的冯玉祥的国民军,日帝的两艘驱逐舰悍然进攻大沽口,炮击国民军,后者忍无可忍,被迫还击。16日,日帝借口国民军违反《辛丑条约》,向中国提出抗议,并纠集美英等帝国,向段府提出最后通牒,限48小时内既18日午前作出答复。 

18日,北京各界人士为了抗议帝国主义侵略我主权,在天安门前集会,会后,游行示威,在段府前请愿,当到达时,早已经戒备森严的府卫队突然向群众开枪射击,并用大刀砍杀,制造了死47人,伤123人的一八惨案。 

[1] [2] [3] [4] [5]  下一页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