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组案例之三——励莉案例分析〈我是少年阿凡提》案例分析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教育文稿  来源:教育文稿  发布时间:2009-03-14 07:17:44

〈我是少年阿凡提》案例分析

一、背景介绍

《我是少年阿凡提》是一首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新疆民歌,曲调诙谐、欢快,它生动的赞扬了少年阿凡提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优良品质。歌曲中出现了临时变化音,把少年阿凡提欢乐风趣的生动形象展现在人们眼前。特别是运用了新疆特有的风格节奏切分节奏,更加突出的表达了少年阿凡提对破坏环境的不良行为的愤恨心情,突出了歌曲的主题。

二、案例描述与分析

[案例片段]

学生随音乐走进教室并师生问好!

师生问好

同学们,老师来考一考你们。猜一猜,老师表演的这几个动作是什么地方的舞蹈动作?——教师表演律动《新疆好》,

师:那就让我们随着听着美妙的音乐一起来跳一跳吧!(播放课件)

师:新疆风景优美,物产丰富,又饱含丰富的文化底蕴和人文资源,自古就有“歌舞之乡”的美称。在新疆有一个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你们知道他是谁吗?在新疆人民的心目中阿凡提是智慧和勇敢的化身。新疆的小朋友们都深深地喜欢和崇敬这个传说中的人物阿凡提。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有关他的歌曲《我是少年的阿凡提》让我们来共同欣赏这首歌。

[案例分析]

利用舞蹈效应,设计好起始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某事或某种第一次出现时,所留给人们深刻的印象和记忆,也就是感知和记忆中,先入为主的现象。因此在教学中,重视首次感知的作用,精心设计好课堂的起始语,使师生思想精神火花的第一次碰撞,便给学生留下深刻而良好的印象。并且通过课件的展示,学生对新疆有了解,教师营造融洽、愉悦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生的学习兴趣,从中引出阿凡提,为下一步的学习作好了铺垫。音乐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中指出: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生活的前提。)

[案例片段]

师:能告诉大家歌里都唱了些什么?

师:我们知道阿凡提经常做好事,今天他做的好事,你知道是什么事情吗?
(1)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谁要打鸟儿,谁要捉青蛙,谁要折断花和树,我可对他不客气。同学们说的很对,下面我们就来读一读这句话。

(2)要求学生按节奏读,并提醒学生加入语气词和动作,以便于学生掌握八分休止符。
 下面请你们听我来读一读歌曲里到底唱到了什么?我们一起来读好吗?

[案例分析]

新疆的歌曲在节奏上很有特点,节奏不是整齐重复的,而是变化多端,宽松与紧密结合,因此,歌曲的难点应该是节奏的掌握。特别是5.4 32┃01 2┃30 (666) ┃这几个小节,其中第二小节的八分休止符是歌曲的难点。设计一些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解决难点,整齐地按照节奏唱好歌词。在歌曲教学中,朗诵是一种很好的记忆歌词的方式。不仅通过大声朗读能刺激大脑增加记忆力,更加在朗诵的过程中,通过对每一个乐句进行的细致处理,尤其是通过读词解决了节奏的难点。对后面歌曲的教学很有帮助,能更好的为歌曲学唱所服务。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朗诵本身也是一种受孩子们喜欢的方式,学生们在相互合作的形式下通过对比、反复、交换乐句等方式来充分感受歌词的魅力,这大大地提高了学生对歌曲的喜爱的程度

[案例片段]

师:同学们听的真认真,他就是老师给大家介绍的新朋友,名字叫做“升记号”,它是变音记号的一种,名字叫做升记号,如果一个音前面加上它,那么这个音就会在原来音高的基础上升高半个音。让我们在来感受一下(耳朵听辩一样吗),这就是升记号在起作用。大家认识他了吗?你们会成为好朋友的。

[案例分析]

传统的教学模式老师讲学生听,收效不大,运用了多媒体教学可以通过多渠道的资料汇编,结合课本内容,采用声像教学,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直观地、形象地亲身去感受音乐,去探索新知识,使复杂、乏味、枯燥的音乐知识,变得趣味化、生动化,通过师生的共同参与,更加拉近了教师与学生的距离。使学生直观的去听去感受,使听觉与视觉互补。

[案例片段]

师:同学们真聪明,那老师想给同学们一段时间,自己学唱歌曲,看谁学的最快好吗?

师:谁能说一说你学会了那一句?唱给大家听一听?找一找,说一说,你认为哪句最难唱。谁能勇敢的把着一句唱给大家听听。

师:同学们学的非常认真唱的很好听,但还有几个地方唱的不够准确,下面我们就随琴完整的学习一遍。

师:同学们学的真快,那我们来把歌曲完整的演唱一遍好吗?唱时要注意音高的准确。

师:歌词描写了阿凡提的故事,每一句都有他不同的演唱情绪,那你能不能用甜美的歌声恰当的表达阿凡提所要表达的心情那?

[案例分析]

传统的歌曲学唱很枯燥无味,所面对的就是课本、黑板和钢琴,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使学生的视线不再单纯的固定在7个音符之间,让课本知识动起来,极大的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即使是板书输入到计算机中,配以各种声音,颜色就会让学生感到非常新奇。其次,抓住学生情感波动情况适时让他们张开嘴巴,那么他们的情感就会自然的流露出来,这比常规教学中教师教一句学生唱一句要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教师要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用心去启迪学生,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与学生平等相处,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同时将信息技术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较好的融入到音乐教学中,让美的音乐去触动他们的心弦,一定回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Tags:

作者:教育文稿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