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六年级《爱心的奉献》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巩固上节课演唱歌曲《老鸟 小鸟》,体验不同角色的音乐形象。
2、能认真听赏《飞来的花瓣》,体验歌曲的和声效果及情感。
3、听赏《美丽的花儿》并跟唱歌曲的第一部分,让学生回忆学过的歌曲,列出瞿希贤为青少年写的歌曲。
4、了解音阶中相邻两音的距离
教学重点:听赏音乐,体验其和声效果和音乐的情感
教学难点:体验巩固《老鸟, 小鸟》,体验不同角色的音乐形象
教学准备:电脑 钢琴
教学过程:
一、组织上课
二、巩固复习 《老鸟 小鸟》 学生按不同的的角色演唱歌曲
三、欣赏《飞来的花瓣》
1、初听歌曲《飞来的花瓣》学生说一说歌曲的情绪,歌曲表现的情感,歌曲分为两
2、复听 学生再一次感受意境,体会多声部的和声的效果。
3、教师节来了,同学们你们用什么来回答老师?学生说一说(这首歌曲是我国著名女作曲家瞿希贤仔八十年代创作的合唱歌曲。歌词是一首浪漫而优美的抒情诗。他一飞来的花瓣比喻寄给老师的信件,市给老师的问候,也是送来优秀答卷,以回答老师的祝愿。形象生动,意境深邃。)
四、听赏与跟唱《美丽的花儿》
1、听赏歌曲的基本情绪是什么?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2、跟唱学生随琴唱第一乐段,注意休止符在音乐中的作用。
五 、音乐知识音阶中相邻两音的距离,分为全音和半音,一个全音包含两个半音。在自然音阶中全音与半音的关系是 1 2 3 4 5 6 7 1 学生从健盘上认识全音与半音的区别。并听一听
六、 音乐活动
1、作曲家瞿希贤得介绍:瞿希贤(1919~)中国女作曲家。1919年 9月23日生于上海。读中学时开始学钢琴。1935年“一二九”运动中,她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1937年上海沦陷后,到湖南、江西一带参加抗日宣传工作。1940年入重庆国立音乐学院钢琴系学习。1941年回到上海,考入圣约翰大学英国文学系,又先后从李惟宁、马琼斯、弗朗克、谭小麟等教授学习钢琴、和声、对位等音乐课程1944年毕业。1948年又毕业于国立上海音乐专科学校。同年10月到北平,在北平艺术专科学校音乐系任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瞿希贤先后在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工作团、中央歌舞团、中央乐团从事作曲。1953年、1979年被选为中国音乐家协会常务理事。1985年被选为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瞿希贤所作第 1首歌曲《春耕歌》发表于1938年。以后几十年间她创作了《无家别》、《战地月光曲》、《怎么办》、《农村小唱》、《全世界人民心一条》、《我们要和时间赛跑》、《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新的长征新的战斗》、《中国当代之歌》等大量为群众所喜爱的歌曲。瞿希贤所写的儿童歌曲旋律明快,形象生动,其中以《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等最为突出。瞿希贤对合唱艺术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如1954年,她根据内蒙古民歌改编的无伴奏合唱《牧歌》,成为国内外音乐团体经常演唱的曲目之一。此外,她所创作的《红军根据地大合唱》在全国第 1届音乐周上获得好评。60年代以来,瞿希贤还先后为影片《青春之歌》、《红旗谱》、《元帅之死》、《骆驼祥子》等配乐。她的电影音乐作品以强烈的时代气息,浓郁的地方色彩,有力地表达了影片的主题思想和人物内心世界。几十年来,瞿希贤创作了数百首歌曲,已编辑的作品专集有《瞿希贤独唱歌曲集》(人民音乐出版社,1985)、《瞿希贤歌曲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收集了1938~1984年的作品。
2、回忆学过的歌曲,查查有关资料,列出几首瞿希贤为青少年写的歌曲。
七、小结本节课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