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音韵(教案) 小学六年级音乐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1-12-18 10:09:12

西南音韵教案
适用年级:六年级

适用版本:湘版音乐教材
    时:两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西南地区的音乐风格、风土人情。

2.用自然活泼的声音演唱云南民歌《猜调》。
3.了解西南地区的民族乐器,欣赏《金风吹来的时候》。

4.初步了解傣族舞的基本舞步。
5.用自然的声音演唱《太阳出来喜洋洋》。

教学重点:
1.用自然的声音演唱《太阳出来喜洋洋》。

2.用自然活泼的声音演唱云南民歌《猜调》。
教学难点:

用自然活泼的声音演唱云南民歌《猜调》。
教学准备:

钢琴,多媒体电脑,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谜语导入。
1.师:小时候大家都猜过谜语。谁能说几个谜语给大伙儿猜一猜呢?

(生自己发言。)
2.师:那;老师来说个谜语,你们来猜好吗?

(出示歌词的第一、三段)
3.总结学生的谜底。

4.师:如果出谜语的人把谜语用歌声唱出来,猜谜语的人同样用歌声回答,那该多有意思啊!
二.学唱歌曲《猜调》

1.欣赏。
(1)    完整欣赏。

(2)    回答:这个谜语配上了歌曲有一种什么样的情绪?
(明快、活泼)

(3)    学唱歌词。
(4)    试着慢速唱唱简谱。

(5)    分角色对唱,一问一答。
(男女对唱,分组对唱,个别同学上台表演唱)

三.创编歌词。
1.分组讨论。

师:把熟悉的谜语进行适当的修改,填入曲调中。看看谁是最棒的作词者!
2.请每组代表上台展示。

3.师生互评,选出好的作品大家来唱一唱。
四.欣赏乐曲《金风吹来的时候》。

1.初听。
2.启发。

师:你听完了乐曲产生了什么样的联想?
(宁静优美、柔和的微风吹拂着。)

师:这么美的声音是用什么乐器演奏出来的呢?
(葫芦丝)

3.介绍民族乐器葫芦丝。
4.模仿葫芦丝这么柔美的声音用“U”来模唱歌曲主题旋律。

五.学习傣族舞步。
1.看碟。自己发现傣族舞的特点。

(腰、臀、手)
2.跟老师学做几个简单的动作。

3.和着音乐自己动一动。
六.课堂小结,在音乐中结束课堂。

 
 

 
第二课时

一.           复习所学过的歌曲《猜调》。
二.           欣赏贵州地区的民歌

1.听赏《飞歌》。
师:西南地区不单指云南,还包括贵、川等地,这里聚居着许多少数民族,如苗、布依、傣族等等。

2.歌曲的情绪。
3.听赏《久不唱歌忘记歌》

4.说说歌曲中最有意思的是什么?
三.           听赏并跟唱《吉哟》。

1.初听,回答:
1)歌曲中反复出现的“吉哟”是什么意思?

(蝉的声音)
2)你们的声音能模仿蝉儿叫吗?试一试!

2.复听,感受:
1)你听到了几种蝉儿的叫声?

2)他们的声音特点有什么不同?(有的清脆,有的洪亮,有的低沉。)
3)给蝉儿按家族辈分来分类,怎么分呢?(小蝉、大蝉、老蝉)

3.随钢琴模仿跟唱。
师:让我们分别来感受一下小蝉、大蝉、老蝉的歌声。

5.分角色合唱
师:每个大组扮演不同的蝉,老师唱前面的独唱,你们一起来接后面的合唱,注意每一种蝉的声音的协调。

6.随伴奏音乐合唱。
四.           学唱歌曲《太阳出来喜洋洋》。

1.听赏。
回答:歌曲洋溢着怎样的情绪?

(有力的,高兴的)
2.再听。

回答:歌曲中的歌词你听懂了吗?那些衬词有什么含义?
(衬词没有具体的含义,但具有四川方言的特点。)

2.老师用四川方言将歌词朗读一次,感受四川人乐观向上的性格特点。
3.随琴跟唱。

4.唱谱,注意颤音和休止符。
5.表演唱,将四川人民喜洋洋的感觉表达出来。

6.分角色对唱。(男女,分组。)
五.           对比欣赏。

对比欣赏三首同名《太阳出来喜洋洋》的音乐作品,并把你们的感受记录下来。
1.民歌

2.带钢琴伴奏的独唱。(丁善德改编)
3.管弦乐曲。

六,总结,下课。
师:这两节课我们感受了西南地区丰富的民族音乐,了解了当地的民俗风情,也知道了那里的特有的民族乐器,收获真多!请同学们回去收集更多的西南地区的音乐,欢迎你跟老师和同学们互相交流!………………………………【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

点击下载此文件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