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材分析
谢谢,梵高先生!
2. 关于这幅画,其实还有一个小故事呢。
看书,请一位同学读一读书上关于凡高和高更有意的小故事。
3.再次引导学生讨论、体会画面中所蕴含的情感。
总结:色彩作为绘画表现的手段对人的视觉情感会产生刺激作用。这是由于人在大自然的生活体验中形成的色彩心理反应。《向日葵》用响亮的黄色和奔放有力的笔触,把向日葵绚丽的色泽、饱满的轮廓描绘得淋漓尽致。从画中,我们会强烈感受到画家对大自然的热爱,对高更的友爱。
二、把爱寓于画中:
提问:如果现在让你来画向日葵,你打算怎样表现呢?
师:如果改变向日葵的颜色,感觉会怎样?(利用电脑把向日葵变成绿色调。)
学生谈感受。
比较近似色与对比色搭配给人的不同感受。
总结:不同的色彩搭配给人不同的情感体验
学生谈色彩的象征意义,以及对不同色调的感受
作业要求用凡•高《向日葵》的构图、造型为素材,尝试重新命名,用自己喜欢的工具和材料改画《向日葵》。
学生作业,教师指导。
三、把爱展示出来
展示作业,由作者本人讲述一下自己是如何表现情感的,准备把这幅画送给谁。
第二节
一、动画里的友谊
课件出示迪斯尼动画片《The Fox and the Hound》,提问:你知道这部迪斯尼动画片的名字吗?知道其中感动人的故事吗?你对影片所表现的动物之间的友谊有怎样的感受?
鼓励学生谈谈自己看过的动画片里是如何表现友谊的。
二、品诗画,话友谊:
1. 欣赏宋代画家马远所画《踏歌图》(局部)及唐代诗人李白的诗《赠汪伦》,引导学生对比分析诗人与画家是如何在作品中表现友谊的。
2. 欣赏当代雕塑家潘鹤所作大理石雕塑《当我长大的时候》。
学生讨论、分析这幅作品是如何把人物间的亲昵感觉表现得如此自然的。
四、知识积累表友谊:
你还知道哪些表现友谊的诗句?
作业要求:
选择绘画、诗歌、书法等形式,以友谊为主题进行创意并把作品存入艺术档案夹。
作业展示。
札记:歌颂友谊的诗词文章学生从语文课本里学了不少,所以在选择素材方面比较省力。但如何在画面中表现,如何构图难度较大,以欣赏法和比较法解决效果比较好。
第二单元 镜头里的奥秘
单元分析 :
本单元包括《定格瞬间》和《让“音画”活起来》两课。
本单元主要向学生介绍电影的发明、发展以及电影的有关知识,最后美术方面作业的落脚点为设计绘画电影海报。
课题一 定格瞬间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向学生介绍电影的发明、发展以及电影的有关知识,并从拍电影时的场记板引出电影的拍摄过程。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通过课前预习与交流来了解电影的发明、发展以及电影的有关知识。
2. 从研究拍电影时的场记板时作什么用的了解电影的拍摄过程。
教学重点:
电影的发明、发展及有关原理。
教学难点:
通过各种途径自学习与交流。
教学准备:
有关电影发明、发展的短篇介绍、课件。多媒体播放系统。
课时:1课时
教学活动过程:
一、看电影:
通过电脑课件观看最早的无声电影、初期的有声电影、黑白片和彩片,后来的电影发展的剪辑,感受和体验电影的发展。
二、了解电影的发展。
(一)十九世纪30年代,电影开始了它的诞生前的技术准备期,也叫做发明期。
在1888-1895年期间,法、美、英、德、比利时、瑞典等国都有拍摄影像和放映的试验。1888年,法国人雷诺试制了 “光学影戏机”,用此机拍摄了世界上第一部动画片《一杯可口的啤酒》。1889年,美国发明大王爱迪生在发明了电影留影机后,又经过5年的实验后,发明了电影视镜。他将摄制的胶片影像在纽约公映,轰动了美国。但他的电影视镜每次仅能供一人观赏,一次放几十英尺的胶片,内容是跑马、舞蹈表演等。他的电影视镜是利用胶片的连续转动,造成活动的幻觉,可以说最原始的电影发明应该是属爱迪生的。他的电影视镜传到我国后被称之为 “西洋镜”。
1895年,法国的奥古斯特卢米埃尔和路易卢米埃尔兄弟,在爱迪生的 “电影视镜”和他们自己研制的 “连续摄影机”的基础上,研制成功了“活动电影机”。“活动电影机”有摄影、放映和洗印等三种主要功能。它以每秒16画格的速度拍摄和放映影片,图像清晰稳定。
(二)1896-1912年,电影从幼年期迅速成为一种艺术
早期的电影,还没有脱离刚刚诞生的痕迹,它以杂耍和魔幻术的姿态,使人们感到新奇。
(三)1913-1926年,无声电影走向成熟
苏联的著名电影大师谢盖爱森斯坦是无声电影时期为蒙太奇理论的建立与发展作出举世瞩目的重要贡献的杰出代表。 1924年,他导演了第一部影片《罢工》,创造性地使用了杂耍蒙太奇,把沙俄军警屠杀工人镜头和屠杀牲畜的镜头组接在一起,使之交替出现,造成了怵目惊心的隐喻。
(四)1927-1945年,电影作为一种艺术走向成熟
1927年是电影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年。《爵士歌王》影片的诞生标志着有声电影时代的来临,同时也是电影走向成熟期的标志。声音使电影由单纯的视觉艺术,发展成视听结合的银幕艺术,实现了电影史上的一次革命,极大发展了电影的本性,为电影艺术开拓了新的天地。有声电影从问世到推广,大约用了五、六年的时间,原因有认识上的、经济上的和技术上的。特别是一批有名的电影艺术家,留恋无声电影时期的美学原则,过多挑剔了刚问世的有声电影的一些弱点。但是,随着电影艺术家对声音控制运用能力的增强,以及录音设备、技术条件的改善,有声电影才得以正常的发展。
(五)1946-1959年,电影艺术进入了重要的发展时期
这一时期,世界电影呈现多头并进的曲折发展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