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第一单元第2课时 《大峡谷组曲·日出》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0-02-17 17:43:45
、听辨有对比性的描写景物的音乐。

  2、感受乐曲的音乐艺术美感。

教材分析:

  《大峡谷组曲》创作于1931年。关于这首作品,作者在十几岁时游历大峡谷后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曾说:当我在亚利桑那州的时候,就想用音乐来表现这个闻名于世的峡谷20多年后的1931年。他创作了这首组曲。
  这是一部游记音乐,着重描绘大峡谷的壮丽景色。演奏《大峡谷》的乐队编制庞大,以绚丽多彩的音响、别致的节奏音型、独特的和声风格,以及固定旋律或音型的多层次复调手法运用,成功地塑造了大自然中各种壮丽、神奇景色的音乐形象。全曲分五个乐章:第一乐章《日出》、第二乐章《赤色的沙漠》、第三乐章《羊肠小道》、第四乐章《日落》、第五乐章《暴风雨》。
  第一乐章《日出》表现晨曦、鸟鸣、绚丽的山谷和喷薄欲出的太阳,一派阳光灿烂、生机勃勃的大峡谷景象。大鼓柔和的滚奏表现破晓时冉冉升起的太阳,尖锐的短笛仿佛是鸟鸣,接着英国管吹起一段晨曲;第二乐章《赤色沙漠》,浮动着水气被阳光折射成彩虹,沙漠被染得通红,寂静中传来钟声,木管不安的音响,表现大自然色彩的不断变换;第三乐章《羊肠小道》,牛仔骑着驴子经过岩壁上的小径,在驴蹄声的伴奏下,双簧管吹出一支牛仔歌曲。急速的驴蹄声、小鸟的啼声和牛仔的歌声交织在一起,然后他们停歇在山间小屋旁。最后一声驴鸣,牛仔骑着驴子笔直地下山;第四乐章《日落》,安宁、温和,富有浓厚的抒情性,山脚下牧童的笛声回荡,响起了教堂的钟声,牧笛微微可闻、夜幕笼罩,万籁俱寂。第五乐章《暴风雨》,小提琴高音区的轻微声响像是沙漠和岩壁间的微风,突然乐队转为全奏,电闪雷鸣,大雨滂沱。雨后又出现牛仔生气勃勃的歌曲。大峡谷回复到它原来的面貌。
教学过程:

一、复习歌曲《给未来一片绿色》

二、欣赏《大峡谷组曲·日出》

1、导言

今天我们将欣赏一部游记音乐《大峡谷组曲·日出》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