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的音乐文化》 音乐研讨课教学实录
师:这首《月光下的凤尾竹》由葫芦丝独奏,主要描写了月光皎洁,竹影婆娑,傣族青年诉说自己内心的情感的情景。乐曲3/4拍,乐曲的节奏带有很强的傣族舞蹈性质。乐曲分为三段,近似于三部曲式,主题A段为羽调式,第一遍由葫芦丝演奏,第二遍与伴奏乐器形成二重唱,旋律宁静、悠扬,加入了人声的伴奏,显得更加柔和。
主题B段旋律舒展、轻柔,用宫调式与A段形成节奏调式对比。
第三段音乐根据主题A段改编,音乐在渐慢、渐弱中结束。
欣赏时请大家思考两个问题:这首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带给你怎样的美感?
师:通过大屏幕演示播放《月光下凤尾竹》。
生1:通过欣赏这首乐曲能够感觉到旋律非常优美、宁静,使我们联想到了傣族人民非常热爱自己的生活,热爱自己的家乡。
生2:通过欣赏这首乐曲我联想到了古代故事……
生3:通过欣赏这首乐曲我感觉到傣族人民热爱劳动、热爱生活,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师:同学们的想象力非常丰富,这首乐曲的旋律非常优美,我们视唱一下这首乐曲的主题片段。(教师范唱)提问:3/4拍的强弱规律?
生:强弱弱。学生一起视唱,加入3/4拍的指挥图式,后随琴视唱。
师:刚才我们欣赏了傣族的乐曲,已经感觉到了傣族音乐的美,但值得一提的是傣族的舞蹈更美。傣族的民间舞蹈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具有造型美,舞蹈动作多模仿孔雀。有一位舞蹈家就是靠跳傣族的孔雀舞一举成名,大家知道是她的名字吗?
生(齐):杨丽萍。
师:我们就欣赏一段杨丽萍的舞蹈《雀之灵》。
师:看了舞蹈家的表演,老师也教大家一点傣族民间舞蹈的基本动作。
(老师示范,学生模仿)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傣族舞蹈的基本动作,下面老师放一段音乐,请同学们
生:学生表演自编的舞蹈。
师:大家表演的非常好,我们用热烈的掌声给他们以鼓励!
师:我们以前也接触了一些少数民族的音乐,大家是否还记得我们在初一的时候我们学习的是哪个民族的音乐?初二上学期学习的是哪个民族的音乐?
生:新疆、藏族。
师:好,我们就通过一个练习来复习巩固一下以前学过的知识。第一题为看图分辨是哪个民族的特征?第二题为听音乐分辨是哪个民族的乐曲?(学生分组讨论)
生:回答问题。
六、总结与评价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傣族和它的音乐文化,请同学们谈一谈你对这节课的感受。
生1:通过这节课我的收获挺大的,我了解了傣族的乐器葫芦丝,感受到了傣族的音乐和舞蹈的美。
生2:通过这节课我了解了傣族和它的音乐、舞蹈,我们应该增进友谊,热爱我们自己的祖国。
师:我们的祖国有56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就有55个,每个少数民族都有它的地方特点,我们应该多了解我国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开阔我们的视野,热爱我们的祖国。最后,用一首《爱我中华》来结束我们今天的课。
七、课后反思:本课我通过教学讲述、课件演示、分组讨论及课前收集等教学手段,基本达到了教学目标,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集体的智慧,在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但在教学中,还有不完善的地方,如:准备不是十分充分,各环节之间连接还不是很完整,教学手段还不是很丰富。我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含量,不断积累教育教学经验,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争取更大的进步。
沈阳市第九十四中学
王明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