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的音乐文化》 音乐研讨课教学实录
《傣族的音乐文化》 音乐研讨课教学实录
二、教学目标:1、德育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傣族的音乐文化,培养并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达到热爱祖国、热爱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的目的。
2、知识目标:通过欣赏傣族的民间音乐和舞蹈,了解傣族的乐器葫芦丝,掌握音乐知识五声调式和傣族舞蹈的艺术特征。
3、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音乐鉴赏能力、创作表演能力。
三、教具:多媒体课件、录音机、电子琴、葫芦丝
四、板书设计:1、《月光下的凤尾竹》曲谱片段
2、音乐知识:五声调式:由宫、商、角、徵、羽五个音组成的调式就是五声调式。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在这节课上老师带大家进行一次短暂的旅行,大家仔细观察我们旅行的地方是我国那一个少数民族的地区?从哪看出来的(电脑演示播放《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学生观看)。
生1:傣族,从歌曲中听出来的。
生2:傣族,从画面上的风景看出来的。
师:很好,回答的非常正确。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走进傣族来了解这个地区及它的音乐文化。(出示课题《傣族情韵》)
师:上节课我布置了让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收集有关傣族的资料,下面就有请每个小组的代表来向大家介绍。
生1:大家好,我是第一组成员齐振宇,由我来向大家介绍傣族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概况……谢谢大家!
生2:大家好,我是第二组成员徐若峰,由我来向大家介绍傣族重大的节日泼水节……谢谢大家!
生3:大家好,我是第三组成员康迪,由我来向大家介绍傣族的服饰……谢谢大家!
生4:大家好,我是第四组成员张驰,由我来向大家介绍傣族人居住的房子竹楼……谢谢大家!
生5:大家好,我是第五组成员李阳,由我来向大家介绍傣族的佛教……谢谢大家!
师:同学们都准备的很充分,提出表扬,大家已经初步了解了傣族,接下来我们就来研究学习傣族的音乐文化。傣族音乐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
师:,我们先来了解傣族的民族乐器(拿出葫芦丝)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乐器吗?
生(齐):葫芦丝
师:谁吹过
生(齐):赵本山
师:葫芦丝傣语叫“荜郎叨”,当地汉语也叫“葫芦萧”。分为高、中、低三种类型。这种乐器以葫芦做音斗,葫芦咀做吹口,一根为主管,其余为副管。主管上有七个音孔,前六后一。音域在9度,最多不超过11度。音乐柔美迷人。
师:我们这节课就来欣赏一首由葫芦丝演奏,施光南作曲的在傣族很著名的乐曲《月光下的凤尾竹》,我们先来了解作曲家施光南,找个同学为大家介绍一下。
生:(出示大屏幕)学生朗读
师:大家拿出歌篇,看一看这首乐曲没有哪两个音。
生:4和7
师:很好,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音乐知识五声调式,大家看黑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