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新课程评价改革的特点与重点
1、立足过程,促进发展──当前课程评价改革的特点。
(1)重视发展,淡化甄别与选拔,实现评价功能的转化。
(2)重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
(3)强调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
(4)强调参与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
(5)注重过程,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
2、全面、多元、发展──学生评价的改革重点
(1)建立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指标体系。
(2)重视课程评价方式方法的灵活性、开放性和多元化。
(3)将考试和其他评价的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全面描述学生发展状况。
3、让“教”真正地服务于“学”──教师评价的改革重点
(1)打破惟“学生学业成绩”论教师工作业绩的传统做法,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指标体系。
(2)强调以“自评”的方式促进教师教育教学反思能力的提高,倡导建立教师、学生、家长和管理者共同参与的、体现多渠道信息反馈的教师评价制度。
(3)打破关注教师的行为表现、忽视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模式,建立“以学论教”的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模式。
4、促进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发展──学校评价的改革重点
(1)明确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
(2)设计评价工具。
(3)搜集和分析反映学校办学水平的数据和证据。
(4)明确促进学校发展的改进要点,并制定改进计划。
5、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考试的改革重点
(1)在考试内容方面,应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重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关注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发展)
(2)在考试方式方面,倡导给予多次机会,综合应用多种方法,打破惟纸笔测验的传统做法。
(3)在考试结果处理方面,要求做出具体的分析指导,不得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并按考试成绩排名。(对考试结果加强分析指导,为学生提供建设性的改进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