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音乐欣赏教案 交响诗《嘎达梅林》
授课班级:高一
课题:交响诗《嘎达梅林》
课型:欣赏课
课时:1课时(45分钟)
课程总目标:
1、通过欣赏交响诗《嘎达梅林》让学生从“情”的角度,更深一层次地了解和体会民族音乐文化的精神内涵,打破狭隘的民族观,进一步唤起学生的民族激情。
2、通过欣赏交响诗《嘎达梅林》让学生了解并体验作品的魅力所在。
3、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获取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重点:欣赏草原、斗争、民歌主题、再现部的尾声
难点:分辨乐器的音色
教材分析:
交响诗《嘎达梅林》是女作曲家辛沪光于1956年在中央音乐学院学习时的毕业作品。20世纪初,我国一位蒙族英雄嘎达,为了土地和自由,领导人们起义,斗争长达五年之久,最后起义失败。这部作品以嘎达牺牲的历史故事为题材,采用奏鸣曲式结构,全曲由三个部分组成:呈示部、展开部和再现部。各部分的音乐主题均来源于蒙族民歌《嘎达梅林》。
交响诗这一体裁的作品学生普遍接触较少,不了解它,因而容易在主观上产生排斥的情绪,针对这一特点我采用让学生课前去获取相关资料、学唱民歌主题,在课堂上展示他们的成果并结合教师的课件,运用多媒体电脑辅助教学,通过视、听、唱的全方位调动及师生互动,让学生了解并体验作品的魅力所在,更深一层次地了解和体会民族音乐文化的精神内涵,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
教具:多媒体电脑、课件光盘等
切入点:欣赏马头琴齐奏《嘎达梅林》切入
教学设计:
课前欣赏双人舞《嘎达梅林》(三宝作曲)
(一)播放马头琴齐奏《嘎达梅林》(幻灯+音像)
(二)导入新课
学生看完后说出它是属于哪个民族的。(蒙古族)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进《嘎达梅林》吧。
(三)出示课题《嘎达梅林》(幻灯+音频)
1、请学生展示所收集整理的资料
(1)体裁知识:交响诗
(2)作曲家辛沪光简介
2、请学生演唱民歌《嘎达梅林》
3、教师小结
4、欣赏男中音独唱的内蒙民歌《嘎达梅林》(幻灯+音频)
5、复习奏鸣曲式结构知识
6、教师介绍交响诗《嘎达梅林》的曲式结构(幻灯)
7、欣赏主题(幻灯+音频)
(1)草原主题(主部)
思考:这个主题会使你想到什么?它的主奏乐器是什么?
(2)斗争主题(副部)
思考:这个主题让你感受到什么?它的主奏乐器是什么?
(3)民歌主题
思考:这个主题有何特点?为什么?
(4)教师小结
8、欣赏草原、斗争主题(幻灯+音像)
9、欣赏交响诗《嘎达梅林》(尾声)(幻灯+音像)
思考:为什么音乐开始时选用这种音调?说出这段乐曲出现了哪些主题?
(四)课堂总结
(五)布置作业
为什么说交响诗《嘎达梅林》是以同名民歌为基本材料创作的?试将内蒙民歌《嘎达梅林》与课文引录的两个重要音乐主题进行比较,找出它们在音调上的联系。
(六)欣赏腾格尔演唱的《嘎达梅林》(幻灯+音像)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