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音乐与通俗音乐——《中国通俗歌曲的探索历程》教案设计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09-07-28 09:31:59

现代音乐与通俗音乐——《中国通俗歌曲的探索历程》教案设计

               广西桂林市荔浦中学荣玲

 

[教材分析]

    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中学使用课本高一年级现代音乐与通俗音乐。

    在战乱中萌生的中国通俗歌曲没有能够成为历史前进和进步的象征,由于历史原因,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通俗歌曲被整整停滞了30年,到70年代末港台流行歌曲的盛行,使得“模仿热”几乎到了盲目的状态,直到80年代中期,“西北风”歌曲的出现,终于证明了中国通俗歌曲的身份和地位。现如今,从事流行歌曲创作的人越来越多,为寻求个性化音乐,他们进行着多元方式的探索。对于中国通俗歌曲走过的80多个春秋,主要从三个阶段进行深入剖析。

[设计思路]

    爱因斯坦说过:“爱好是最好的老师”,通俗歌曲的大众化、全民化特点,得到众多年青人的喜爱。把流行音乐引入课堂——这是音乐课程设置中的挑战,也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过程。本节课经过慎重的资料查询,仔细的筛选,最后选择了学生最感兴趣的内容——中国通俗歌曲的发展历程,主要介绍中国通俗歌曲80年来的发展过程及不同阶段的特点和所处的社会地位等。拓宽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提高学生音乐鉴赏能力。本节课让学生围绕不同阶段的通俗歌曲特点进行讨论与交流,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各抒己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及团体合作精神,教师给学生提出问题,总结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表达见解,使学生多角度、客观地评价鉴赏不同类别的流行歌曲。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对我国通俗歌曲有一定的认识和鉴别能力,并愿意主动参与讨论。

    2、通过音乐课堂丰富新鲜的氛围,使学生能够感受体验歌曲中所表现的音乐情绪,刻画音乐形象,理解音乐内容及意境。

    3、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和高尚情操,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

    学生能多角度、客观地评价鉴赏不同类别的流行歌曲。

[教学方法]

    讲解、演示、比较、列举、分析、讨论、学生相关的参与活动。

[教学工具]

   音乐设备、电脑、投影、黑板。

[课前准备]

   教师把学生分成四组,根据教师所提供的三种求助方式进行课前资料查询。(求助方式:a、70-80年代的当代青年;b、音响店;c、网站),选择70^80年代中期最流行的歌曲的音乐形式进行查找资料。(音乐形式:a、港台流行歌曲;b、港台电视剧歌曲;c、邓丽君歌曲;d、校园民谣。)

[1] [2] [3]  下一页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