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教案合集--《黄河大合唱》(下)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09-07-28 20:21:01

     VCD、多媒体、钢琴 

教学目的    1、巩固黄河的一部分乐章。
                 2
、学会唱其中的《河边对口曲》及《保卫黄河》。

重点难点 歌曲曲调及情绪的掌握。 

一、复习上节课内容,导入新课。

1
、《黄河大合唱》的词曲作者分别是谁?请简单介绍一下。

2
、列举《黄河大合唱》的几个篇章。

二、授新课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黄河大合唱》,下面我们在欣赏的同时,老师对各个篇章进行一下讲解:
    
      
管弦乐队演奏的《序曲》概括地对全曲进行了极富特点的描绘.乐队效果色彩浓郁。音乐刻画了人民的意志和力量,象征着崇高伟大的民族精神:几个主题经过发展后交织征一起,形成了序曲的高潮。
    
《黄河船夫曲》采用了劳动号子的体裁形式,展现了乌云满天.惊涛拍岸,船夫与暴风雨奋力拼搏的生动形象.表现了华夏子孙吃苦耐劳和一定能到达胜利彼岸的优秀品质。九曲黄河上船大粗矿的号子以领唱、合唱的形式塑造出来,具有强烈的生活气息和艺术感染力。作为大合唱的第一乐章,《黄河船夫曲》给我们展示了这一可歌可泣的史诗的第一幕。

    
男高音独唱《黄河颂》是一首以黄河象征祖国的热情颂歌,充满了搏大、豪放的情怀。第一部分以平稳的节奏、宽广的气息歌唱了黄河的雄姿。第二部分以热情、奔放的旋律赞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灿烂文化,热情激昂地颂扬了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

      
配乐诗朗诵《黄河之水天上来》之后,是民谣风格的抒情叙事曲《黄水谣》,朴素的音调优美而又平易动人:第一部分描写了奔流不息的黄河之水和中华儿女美好安宁的和平生活。第二部分主题深沉、痛苦,描写了日寇侵略后妻离子散天各一方的悲惨情景。音乐在低沉的情绪中结束,使人久久难忘。

    
《河边对口曲》如民间小曲般亲切而富于乡土气息,通过叙事般的对唱形式,手法

[1] [2]  下一页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