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声乐选修教案(二)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09-07-29 08:10:26

  (2)构思声乐作品的形象

  这里所指“形象”有两种意义,一是指非歌剧的声乐表演样式中的作品音乐形象;二是指歌剧中的人物角色形象。无论两种“形象”中的那一种,对于编排者来说都是要进行认真的工作才能构思得细、构思得准、构思得有艺术魅力。在第一种非歌剧的声乐表演样式中,编排者要对作品进行处理,如用什么乐器伴奏,所需的演员性别、人数、歌曲作品的分句、分段安排、风格的表现、作品气氛的揭示等,还包括用什么方式来调度舞台上演唱者的外部动作;如何启发演唱者的创造热情;作品的演唱难点的训练等等。在歌剧作品中,编导者应构思人物形象,归纳出人物基本性格特征和行为逻辑,预先构思并组织一系列揭示人物性格的行动,经过剧本的细致分析来揣摩人物的心理——形体生活线。同时确定人物的外部造型,它包括服装、随身道具、化妆、语言方式、习惯动作等。例如歌剧《江姐》,我们应对江姐的坚强不屈,英勇机智,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的性格特点等准确把握,围绕着这一性格展开一系列的行为活动,即被捕前的勇敢机智的地下党身份的行动,被捕后在狱中的坚贞果敢、顽强斗争的表现,最后英勇就义。我们同时也可以构思江姐这一形象的外部造型:短发精干,目光炯炯,一脸刚毅,身着朴素的长衫,脖子上围着洁白的围巾……如象韩英、小二黑、喜儿等歌剧角色都有其特定的内、外部形象特征,我们在构思角色时应很好地把握。

  (3)构思声乐表演的高潮及主要场面

  每个作品都有其高潮。编排者要运用诸方面的艺术手段来突出“高潮”的感染力,如音量、音色、速度、节奏、声部变化等手段。在表演上也可通过舞台调度、队型变化等诸方面的外部因素来渲染、强调;在歌剧中则应更加重视舞美的造型手段来烘托气氛,如灯光、音响等。在情节高潮和情感的高潮的处理中应发挥音乐的煽情功能和挖掘戏剧矛盾来施展剧本内在的情绪。为了保证排练的效果,重要场面是需要编排者认真对待的。非歌剧的声乐表演节目中的重要场面构思以及歌剧各场次中的重要场面都应当细心处理,保证构思的完整性。

(4)构思开场、结尾和特殊场面

  开场和结尾在整部作品的排练中十分重要,构思处理的好坏是节目演出质量的关键。开场是给观众第一印象,结束是给观众的最后印象,只有通过认真细致的构思方能出新意,出好效果。所谓特殊场面主要多是指歌剧中如武打、舞蹈、机关布景、大群众场面、烟火、复杂灯光等。各种艺术手段运用时应进行细节构思。这样调度就更自然,画面更优美,与舞美配合更安全,更能保证整体效果。

4.制订排练计划

  排演一台演出节目,制订排演计划至关重要。制订计划的关键是合理安排时间、场地的利用以及安民告示。我们根据特定节目排练的主要环节来安排人员,安排所需要的时间,如初排、细排的时间应各占排练总时数的三分之一,剩下三分之一为连排合成和彩排的时间。排练时数应根据节目的难易、表演者水平的高低、节目质量的要求及演出人员是否交叉等因素来确定。但是,不管排练总时数多少,制订排练计划时应遵循一条原则,这就是:先紧后松。当然,我们也应看到,现在有的演出往往以“突击”的因素较多,这样前紧后松几乎成了前紧后也紧。但只要计划细致,确实可行,强调预告作用的重要,这样即使时间再紧,我们也能做到心中有数。

5.其他方面的准备工作

  这里所说的其他方面是指舞美和后勤部门的工作。舞美设计包括人物造型、化妆、服装、布景、道具、灯光等方面,舞美工作人员除用应有文字说明各制作的景片、服装、化妆、道具外,还需绘出设计图,并进行制作。另外,后勤部门的工作还包括了经费筹备、召集人员、排练计划的公布、文字材料的印发等,这些准备工作也都是保证排演阶段取得良好效果的主要因素。

  作业:思考题作为声乐节目编导在排练前,应做哪些准备工作?

上一页  [1] [2]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