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课_投资理财的选择 2012年高考政治必修1一轮复习讲练析word学案
第六课 投资理财的选择
一、储蓄存款和商业银 行
1.便捷的投资——储蓄存款
(1)储蓄存款是指个人将属于其所有的人民币或外币存入①储蓄机构,储蓄机构开具存折或存单作为凭证,个人凭借存折或存单可以支取存款的本金和②利息,储蓄机构依照规定支付存款本金和利息的活动。
(2)储蓄存款都能获得利息。③存款利息是银行因为使用储户存款而支付的报酬,是存款本金的增值部分。存款利息=本金×④利息率×存款期限。利率,是一定时期内利息与本金的比率。
(3)我国的储蓄主要有⑤活期储蓄和⑥定期储蓄两大类,活期储蓄流动性强,灵活方便,适合个人日常生活待用资金的存储;定期储蓄流动性较差,收益高于活期储蓄,但一般低于债券和股票。
◆ 温馨提示
活期储蓄和定期储蓄投资特点的对比:
类型 存期 凭证 支取方式 利率 流动性 收益性 安全性
活期储蓄 不定 存折 随时 较低 强 低 好
定期储蓄 定期 存单 到期或提前 较高 差 高 好
2.我国的商业银行
(1)商业银行是指经营吸收⑦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等业务,并以⑧利润为主要经营目标的金融机构。我国的商业银行以国家⑨控股银行为主体,是我国金融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2)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是⑩存款业务(基础业务)、○11贷款业务(主体业务)、结算业务。除上述三大业务外,商业银行还为我们提供债券买卖及兑付、代理买卖外汇、代理保险、提供保管箱等服务。
二、股票、债券和保险
1.股票
(1)含义: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在筹集资本时向出资人出具的○12股份凭证。
(2)流通性:股东在向○13股份有限公司参股投资取得股票后,不能要求公司返还其出资。如果改变股东身份,要么等待公司的破产清盘,要么将股票转售给第三人。经国家证券管理部门审批同意后,股票可以在证券市场上流通买卖,这种流通性是股票生命力之所在。
(3)收益性:股票投资的收入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14股息和红利收入,它来源于企业利润,这是因为公司用发行股票筹集来的资金用于生产,股息和红利就是其获得利润的一部分。另一部分收入来源于○15股票价格上升带来的差价。
(4)风险性:公司有盈利才能分配股息,如果公司破产倒闭,股东不但不能获得收入,反而要赔本,这就是购买股票的一种风险。由于股票价格要受到诸如公司经营状况、供求关系、银行利率、大众心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波动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这使股票投资者有可能遭受损失。价格波动的不确定性越大,投资风险也越大。因此,股票是一种高风险的投资方式。
(5)意义:股票市场的建立和发展,对搞活资金融通,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筹措建设资金,促进企业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债券
债券是一种○16债务证书,即筹资者给投资者的债务凭证,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约定利息,并到期偿还本金。一般来说,一张债券主要由期限、面值、价格、利率和偿还方式等组成。购买债券是一种○17稳健的投资方式。根据发行者的不同,债券主要分为○18国债、金融债券和企业债券。
商业保险,指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保险人对于合同约定的可能发生的事故因其发生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19赔偿保险金责任,或者当被保险人死亡、伤残、疾病或者达到合同约定的年龄期限时,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行为。在我国,只有依法设立的○20保险公司才能经营保险业务。
保险的分类——人身保险:是以人的寿命和○21身体为保险对象,如健康险、意外伤害险、人寿险等。
○22财产保险:是以财产及其有关利益为保险对象,如汽车保险、运输保险等。
◆ 温馨 提示
储蓄存款、债券、股票、保险四种投资方式优劣比较:
储蓄存款 债券 股票 保险
流动性 低 高 高 低
收益性 低 较高 高 具体分析
安全性 高 较高 低 高
1.重难突破:利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
利率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杠杆,是调节货币供给量的重要手段。利率的变动对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存款利率变动的影响。通常利率上调会吸引公民储蓄,使流通中的货币量减少,从而使生活消费支出相对下降;利率下调会使储蓄下降,流通中货币量增大,从而使生活消费支出相对增加,同时还会改变居民的投资方 向,如转向股票和债券等。
可见,存款利率的调整主要是通过调节存款量来控制流通中的货币量和社会对生活资料的需求量。
(2)贷款利率变动 的影响。贷款利率上调会加大借款成本,抑制借款者的积极性,从而抑制银行贷款规模,减少流通中的货币量,并使投资需求相对下降;利率下调会减少借款成本,刺激借款,使银行贷款规模扩大,流通中货币量增加,并使投资需求增长。可见,贷款利率的调整主要是通过调节贷款量来控制货币量和社会对投资的需求量。
利率杠杆的运用,通常是政府、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等根据经济发展状况,尤其是总供给与总需求比例状况和物价指数,进行逆向调节。当总需求小于总供给和物价指数过低时,则会降低利率,以增加货币量,刺激总需求的增长。
可见,利率的调整和利率的杠杆作用是有条件的,只有恰当适度地运用才能获得最佳的政策效应。
【例1】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居民投资方式日益多样化。如果你以7.70的汇率卖出1万美元,并将换得的人民币存入银行,存期为三年,年利率为4%,利息税率为20%,存款到期应得本息为( )
A.7 392元 B.79 464元
C.84 392元 D.86 240元
解析:此题第一步先计算出1万美元=77 000元人民币,第二步计算出存入三年应付利息为77 000×4%×3=9 240(元),第三步计算出税后利息9 240-9 240×20%=7 392(元),第四步计算出本息即利息7 392+本金
77 000=到期本息84 392(元)。此题关键是要看清楚存款到期应得“本息”而不是利息。
答案:C
◆ 拓展延伸
利息税的税率不是固定不变的,在该题情景中,利息税税率为20%。在现实生活中,自2007年8月15日起,实行5%的利息税税率,而2008年10月9日取消了利息税。将来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利息税税率可能进行新的调整。
………………………………【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