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告别依赖走向自立 教案1 七年级政治下教案
第三课 走向自立人生
长兴中学 张周惠
对应的课标内容
1 “成长中的我”中的“主动锻炼个性心理品质,形成良好的学习、劳动习惯和生活态度,树立为人民、为社会服务的远大志向,体会自强不息的意义。”
2“我与他人关系”中的“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学会履行自己的义务。”`
学生情况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开始有了较强的独立意识,在思想和行为上想摆脱受父母的约束,追求独立自主,但在遇到问题和困难是时,还是希望得到父母、老师和同学的帮助。思想和行为带有偏激性。由于大多是独生子女,家中父母比较溺爱,自立性较差,对自立的意义和理解比较模糊,因而必须帮助他们走向自立之路,做自强之人。
单元内容分析
本单元分为“走向自立人生”和“人生当自强”两课。第一课主要是帮助学生认识到什么 是自立,自立的具体表现是什么,理解自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学生真正明白人生需要自立。因此必须从现在做起,在父母、老师、同学的帮助下,自觉储备自立的知识,锻炼自立的能力,培养自立的精神,在社会中反复锻炼、不断实践,逐步提高自立的能力。第二课主要是使学生明白什么是自强,分析了自强与成功的关系,鼓励学生要自强不自弃,帮助学生掌握培养自强品质的方法。
本单元的内容具有生活化、生动化等特点,主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探讨学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尊重学生的 需求,重视学生的心理体验和自我探索,从学生的实际问题出发,有针对性的帮助学生解决存在的问题,实现学生的自我提升。
教学目标
情感与态度
1、 树立自立的生活态度。
2、 在实践中体验自立的意义。
3、 培养学生正确的认识观,明确在法治社会里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知识目标
1、 懂得自立的含义。
2、 了解自立的表现。
3、 知道自立的方法。
能力目标
初步形成自己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的能力,为将来走向自立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重难点(祥见各课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重难点
重点:自立的含义、表现。
难点:在实践中培养自立的品质。
教学过程(祥见各课时)
第一课时 自己的事情自己干
课前准备
教师:了解法律条文第三十四条、婚姻法第二十一条的内容。
学生:收集中外名人、英雄和模范人物小时侯自立人生故事介绍 。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导入 |
请一位同学叙说“燕子的故事” 提问: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你有什么感受? |
思考并回答问题,认识到人的成长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提高自立能力的过程。从学会吃饭、穿衣,到学会学习、工作,最终走向自立的人生。 |
自立的含义 活动一 小品表演 |
1、 学生小品表演:李刚的一天 2、通过小品表演和学生的回答,教师引导学生得出“自立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干” |
学生边观看表演边思考:你认为“李刚的一天”过得怎样?有那些你认为做得较好,那些还不足?要是你会怎么做? |
自立生活的表现 |
通过学生的发言和对材料的分析,引导学生归纳自立的具体表现(自己的日常生活、思想、学习、应承担的责任等) |
1、 学生说说在日常生活中那些属于自立 2、 阅读教材底35页(自立生活的表现),回答材料后的前三个问题。 |
链接与拓展 |
1、“草原探险夏令营:中日两国孩子的不同表现” |
让学生反观自身,认识自立的重要性。 |
自立的重要性 活动二 现身说法 |
1、 让平时爱做家务的学生以具体的事例谈谈做家务的好处。 2、 教师在学生所谈的基础上总结自立的重要性 |
平时爱做家务的学生以具体的事例谈谈做家务的好处。 |
小结 |
家庭是我们成长的摇篮,学校是我们成长的温室。我们不可能永远生活在摇篮和温室中,终究要离开家庭 和学校的呵护,走进社会,经风雨、见世面,只有不断的提高自立能力才能经受这一切。 |
|
自立的必要性活动三:阅读与思考 |
1、 向学生介绍宪法第三十四条、婚姻法第二十一条 2、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加以讲解和总结。从法律的角度让学生认识自立的必要性。 |
阅读课本第36页“大学生状告母亲”的材料讨论:父母是否应当支付子女上大学的费用并说出自己的理由 |
活动四: 自我评价 |
让学生看课本第38页材料 :自立所需的能力 |
看书后说说自己需要加强那些自立能力的培养和锻炼 |
本课小结 |
人生需要自立。如果我们不能从现在做起,就在父母 |
|
课后作业 |
每个同学课后完成一个“我的自立计划——”(见附录3) |
|
点击下载此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