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同学·朋友 教案2 八年级政治上教案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1-08-08 17:32:22

一、同学·朋友

●○对应的课标内容

“我与他人的关系”中的“交往与沟通”部分:“了解青春期闭锁心理现象及其危害,积极与同学、朋友交往,养成热情、开朗的性格。”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人际交往中受欢迎的品质和不受欢迎的品质。

2.了解青春期的心理闭锁现象及其危害。

能力目标

1.能够分析、概括自己的人际关系状况。

2.掌握呵护友谊的基本原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愿意和同学交往,不封闭自我。

2.在与同学交往中,尊重他人,宽容诚信,追求友谊,但不失原则。

3.接受自己的人际关系现状,愿意改变自己,悦纳他人,培养开朗活泼的性格。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懂得在同学交往中“开放自我,积极交往”态度的重要性及受人欢迎的品质。

教学难点:理解什么是真正的友谊,怎样才能更好地呵护同学间的深厚友谊。

●○课前准备

搜集一些班级中同学交往的典型案例,调查班级同学对朋友、友谊的不同看法、倾向性的意见。

●○板书设计

一、我的人际圈

1.了解自己的人际关系

2.受欢迎的同学具有的品质

二、与友同行

1.什么是友谊

2.友谊的作用

3.怎样建立和发展真诚的友谊

●○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

活动一:

情景导入

播放和欣赏歌曲《朋友》Flash。你想知道你的朋友吗?你了解自己的人际关系吗?

视听结合,提高学习兴趣和效率。

 

活动二:

填写“人际关系树轮图”

同学们一起填写“人际关系树轮图”:

①把小学时期的“人际关系树轮图”与“现在的人际关系树轮图”比一比,你能发现些什么吗?

②你的人际圈大小如何?有多少人?分别在什么位置上?

③找一找:你分别在同学们树轮图的什么位置?

④旁观者清:请同学帮助分析你的树轮图太小的原因?

观察自己及同学的树轮图,反思自己的人际关系状况,借助直观图示理解交往中闭锁心理的危害,认识到只有保持开放的心态、积极与同学交往才能拥有更多的朋友。

 

 

活动三:采访同学,传授交友秘方

①每小组评出一个“朋友最多的同学”,并让其他同学采访他(她):“你是怎样去跟同学打交道的?怎样去交朋友的?”

②全班同学评出两个最“受大家欢迎的同学”,并让其他同学采访他(她):“你觉得自己有哪些受同学欢迎的品质?”

③(小结)交朋友应该保持积极开放的心态。真诚、友好、善良、负责任等品德会使我们在与同学交往中具有持久的吸引力、较强的沟通意识和沟通能力,也会使自己在集体中具有更高的人气指数。

充分利用学生自己身上的经验,增强教学的可信度和教学效度。

通过选出本班最受人欢迎的同学,概括交往中受人欢迎的品质,努力争做个受人欢迎的人。

教师应注意正面引导,以免出现损害同学关系的言辞。

 

 

活动四:诊断室

 

 

 

你存在哪些不受欢迎的品质呢?请同学帮助你诊断一

我身上存在的不良品质

改正的方向

自高自大

谦虚

 

 

 

 

……

 

认识自己的不足,确立改正的方向

 

 

 

 

 

 

 

 

活动五:

案例讨论,理解朋友的涵义

场景一、不知什么原因,小伟昨晚又没有做作业,想到朋友又要挨批评,小鹏……

讨论:小鹏可能会怎么做?这样的朋友会带给我们什么?

场景二、有一天,刘菊回家晚了,做好晚餐却久等孩子不归的妈妈生气了,责问女儿究竟去了哪里。刘菊回答说,她停下来等小冰,小冰在骑车回家的路上跌倒了,自行车也摔坏了。“可你并不会修车啊”母亲说。“那没有关系,”刘菊说,“我停下来,陪着她一块哭就是了。”

讨论:什么是真正的朋友呢?续写下面的一首诗

朋友……

朋友是肩膀,可以让你依靠着哭泣;

朋友是巨浪,可以令你热情高涨;

朋友是一口井,可以让你放心地倾诉痛苦;

朋友是一双手,可以把你从绝望中拉出来……

同学互赠 “赠言”,传递朋友间真诚的友情。

打开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提炼学生可能出现的一些实际想法和做法,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

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对“朋友是什么”提出富有创造性的想象,防止只考虑朋友的功利价值的思维定势。

………………………………【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
点击下载此文件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