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第四课第四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教案设计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赶场初中 李美华
[课标要求]:
“我与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中的“认识国情爱我中华”部分:“知道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等状况,了解计划生育、环境保护、合理利用资源的政策,树立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意识”。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我国的人口、环境现状及特点,明确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之路。
能力目标:认识科学发展观的含义,提高正确处理人口、资源、环境关系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体会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关系,树立科学发展观。
[教学重点和难点]:
我国的资源国情是重点。
实施可持续民展战略,坚持科学发展观是本课的难点。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前准备]
收集我国人口、环境、资源方面的有关资料和图片。
[教学过程]
活动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观察以下两组图片,说说你是喜欢第一组还是第二组,请说出你的理由,并要求说出你有什么办法使第一组的现象变为第二组模样?
设计目的,是让让学生通过直观生动的画面,激发学生激情,并复习前面所学的知识,从而让学生在整节课带着这个问题学习新的知识。
第一组
拥挤的城市 浓烈的烟尘 干枯的河床
第二组
我的家园 江苏宿迁环骆马湖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区 最佳人居城市——云南昆明
面对严峻的人口资源环境形势,我们应当刻不容缓地采取有效措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保护人类共有的家园。
板书: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一、我们共有的家园
我们在前面学习了我国的人口和环境的基本国情,我们双来看一看资源国情。
活动二:为国分忧
材料一:中国的陆地面积世界第三位,自然资源的总量大,种类比较齐全.目前,世界上可被人类利用的150多种矿产中,我国初步探明储量的就有137种.其中,铜\铝、镍、煤、石油等80多种矿产储量,位居世界前列;锌、钨、锡、稀土、以及铁矿、重晶石等非金属矿产储量,居世界首位;钨的储量,比世界各国的总和还要多得多;45种主要资源的潜在价值,居世界的第三位.
材料二:但我国的各类主要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大都低于世界水平.人均耕地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2%;人均淡水量为24%,人均森林储量为13%,人均煤炭储量为47%,人均石油量为32%---64%,人均铁储量为49%人均铜储量为29%,矿产资源的潜在价值只及世界人均值的一半左右。
请同学们思考:我国的资源状况是什么?除了材料说的你还知道我国资源的哪些情况?
设计目的:通过具体的数字,更容易让学生理解我国的资源状况。
老师小结:我国自然资源的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这是我国的又一个基本国情.还有就是开发利用不合理,不够科学,由此造成浪费、损失十分严重。
面对资源的现实,人类的明天将是什么?
活动三:辩论会
(全班分成两大组展开)
正方观点:缺乏资源支撑,中国经济很难持续增长。
反方观点:我们经济发展了,有了钱,我们可以到国际市场去买资源。
设计目的:通过辩论,比较容易达成共识,,即要树立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教师引导提问:结合教材P60的三个观点观点讨论
<1>你认为什么样的发展才是可持续发展,这什么要实施这一战略?
<2>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中国的今天应如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教师小结:1、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发展。
2、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要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认识到自己对自然、社会和子孙后代应负的责任。
3、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意义: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人口的剧增、资源的短缺、环境的恶化、生态的危机等一系列世界性问题,已经直接威协到我们和子孙后代的生存。
4、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面对我国的人口、资源和环境方面的国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中都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使我国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和谐发展道路。
活动四:再回首,小试牛刀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知道我们出示的两组图片,如何将第一组转化成第二组了吧?下面我请同学们说说在我们党和国家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你们能做一些什么?
设计目的:小结本节课的内容,巩固所学的知识,落实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活动五:学以致用
请同学们利用周末的时间,参加一次以环保、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并写成一篇调查报告。
板书: 实施可持续发展
一、我们共有的家园
1、我国的资源现状
2、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二、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1、人口、资源、环境问题
2、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