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 在承担责任中成长 教案2 人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1-08-04 09:28:58

第二课  在承担责任中成长

一、本课设计意图

1.本课教学目标

⑴知识目标

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相互依存,集体应充分尊重和保护个人利益,个人更应积极关心  和维护集体利益,关爱集体、人人有责;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维护国家的尊严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社会需要互助、彼此关爱;信守承诺、勇担过错,自觉做—个负责任的公民。

⑵能力目标

正确认识集体利益与个体利益关系的能力;具有关爱集体的实践能力,自觉维护集体  的荣誉和利益的行为能力,发扬集体的好作风的能力,善于团结他人的能力;关爱社会的实践能力,热心公益、服务社会的能力;自觉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的能力,慎重许诺、坚决履行诺言的能力,自主反思自己责任的能力,学会承担责任、努力履行责任的能力。

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我是集体一员”的归属感;关爱集体和社会的责任感和道德情操;树立“承担责任光荣、推卸责任可耻”的责任意识;体验“团结就是力量”的自豪感,体验享受承担责任的快乐;树立在承担责任中成长,努力做一个负责任公民的人生追求。

2.本课内容安排的依据

(1)学生面临的问题

    一些学生对“责任”还没有明确认识。由于“责任”问题相对比较抽象,学生虽然对“责任”有所耳闻,但对责任心、责任感、责任意识等还没有明确认识。应努力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使学生逐步具备负责任的情感和态度,自觉成为一个富有责任感的公民。

    部分学生存在逃避责任,缺乏责任意识,不能自觉承担责任。表现之一是自我中心意识过重,社会责任意识淡化。一些学生凡事以自我为中心,讲实际、要权利,不愿意尽义务,对社会和集体只谈索取,不讲奉献,把个人得失看得很重,注重自己的个性发展和自我实现,而集体协作观念,服务奉献精神不足,在社会活动中,只愿意当主角,不愿意做配角,不愿意做基础性、服务性的工作。表现之二是公德纪律意识淡薄,角色责任意识弱化。一些学生存在荒废学业、厌学、逃课、考试作弊、说谎、破坏公物、异性交往时行为不检点、迷恋网吧以及垃圾文化等问题。个别学生只强调个性,而不考虑他人;过于注重个人利益,而不关心公共利益等。表现之三是个人责任与社会责任的错位。一些学生对集体活动、公益性活动不感兴趣,觉得有利的就做,没好处的就不干,认为理想是远的、信念是空的、权利是近的、金钱是实的,主张放弃远的、抛弃空的、抓住近的、捞取实的,导致责任意识的狭隘与近视。一旦遇到失败和挫折,不是从自身找原因,而是抱怨同学、老师和父母,指责社会、学校和家庭,把问题归结于父母关心不到位、教育机会不均等、社会不公平等。

(2)课程标准的依据

   

[1] [2] [3]  下一页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