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子的探索》 教学设计
活动目的:
1、体验自然现象的奇妙和有趣。
2、探索影子的特点和光与影子的关系。
3、在活动中发展对影子探索、发现的兴趣。
活动准备:
手电筒、台灯、幕、教学软件;
课前活动中画下自己的或其他任何自己喜欢、感兴趣的物体的影子。
活动过程:
1、趣味导入
(教室内拉上窗帘,关掉灯)有的同学一进教室感到奇怪了,为什么今天上课的环境与平时不太一样呢?因为今天的这节生活课我们要请出一位特殊的朋友,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它是谁?
出示一则关于影子的谜语。
2、感知影子的特征
做游戏——找影子
动脑筋想一想、试一试,看谁在教室里找到的影子最多。(可以小组合作)
儿童汇报“找影子”的结果及其在游戏中的发现。
课前,我们画了自己的影子,有的同学还画了自己感兴趣的物体的影子,那么现在就请同学们把你们画的影子拿出来,看一看,说一说你们在画影子的活动中又有什么发现呢?影子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呢?
同学们自由发言,教师鼓励儿童说出自己与众不同的见解,并随时将同学们的发现出示在屏幕上。
3、发现影子的特点
利用桌上的用具进行小组实验
要求:
验证刚才同学们的发现是否正确以及影子的变化过程。
如:发现影子是如何变大变小、变长变短的?
影子的各种变化与什么有关?(时间、物体、发光体……)
影子还有哪些特点等。
师生共同解决发现的问题,引导儿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4、生活中的影子给我们带来了哪些乐趣
儿童思考并汇报
自然界的各种现象都是奇妙而有趣的,看似简单的影子不仅给我们带来了乐趣,人们还利用影子的特点以及光与影子的关系做成了影子钟(出示软件),也正是有了影子才有了日食、月食等现象。所以真要感谢我们的影子朋友,给我们带来了这么多的欢乐,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乐趣,看来影子的作用还真不小呢。
有趣的影子,还有许多好玩的地方等着我们去发现,希望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能有更多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