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第一课 秋天在哪里 教案设计
第一课 美丽的秋天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秋天的季节特征,从而去感悟秋天的美,喜爱秋天。
2、通过活动参与,发展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语言表达以及动手制作能力。培养学生收集信息、资料的意识以及整理资料的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学生观察、讨论、活动参与,使学生了解秋天,从而感悟秋天的美。
教学难点:学生资料搜集整理与汇报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1、各种秋天果实的皮壳:玉米皮、橘子皮、干果等。
2、“心愿卡片”录音机、歌曲磁带(《秋》、儿童歌曲)
学生准备:
1、在家搜集具有秋天特征的东西,例如:图片、树叶、果实等。
2、搜集能表现秋天或赞美秋天的诗句、歌曲或者自己画一幅秋天景色的画并且配上优美的诗句。
教学设计:
流程图:
表格:
学习内容 |
学生活动 |
教师活动 |
教师唱《秋》导入。 学生利用自己搜集到的材料谈谈秋天的变化。 赞美秋天。从秋天的颜色入手,用诗歌、绘画、歌舞等去赞美秋天。 3、留住秋天制作活动。这里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利用教师准备好的秋天各种果实皮壳、树叶等东西制作绘画作品。 4、课堂延伸。通过两个不文明行为的辨析,进行“心愿卡片”制作。这个环节也就是本节课的总结部分。 |
学生利用自己在家搜集的材料谈秋天的变化。 学生先给秋天涂颜色,再利用诗歌、绘画、歌舞等赞美秋天。 利用教师提供的材料,小组合作进行留住秋天作品制作,注意小组合作时的分工,并且要充分发挥想象能力。 学生讨论辨析两个不文明行为,并把自己的心愿写在“心愿卡片”上,贴在展板上。 |
唱歌曲《秋》,引导学生利用手中的材料说出秋天的变化与特点。 2、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给秋天涂上颜色,教师先用诗歌赞美秋天,再让孩子利用自己在家准备好的诗歌、绘画、歌舞等去赞美秋天。 3、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进行留住秋天作品制作,注意提示在小组制作过程中的合作意识。 播放课件,让学生辨析这两个不文明行为,通过辨析让孩子把自己的心愿写在“心愿卡片”上。 |
教学过程:
一、导入:(放《秋天》歌曲,教师先唱,后说)秋天到了,很多事物起了变化,用搜集到的材料谈谈秋天的变化吧。(学生发言,可以结合照片,或者拿着具有秋天特点的东西,例如:红色的枫叶、黄色的树叶、果实等。)
二、赞美秋天。
1、师:大家说的真好!秋天在不知不觉中起了变化,如果让你们给秋天涂上颜色,你会涂什么颜色?为什么?(小组进行讨论)
2、学生汇报。(在汇报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去观察秋天。这里教师可以准备一些秋天色彩的图片,例如:黄色树叶的树木、红色树木的照片、金黄色田野、绿色植物、五颜六色的菊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