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棒》教学设计及反思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我棒你也棒”的第二个主题活动“一样棒的你” 二、教材分析
《你真棒》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上册,是第三单元“我棒你也棒”中第二个主题活动。主旨是引导学生去观察和学习周围人身上的优点和长处,提高学生认识他人的水平和能力,并能以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赞美之情。在具体、多样的“小环节活动”设计中,不仅要帮助学生形成对他人正确、积极地评价,还要注重发展学生的社会性,使其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三、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二年级的学生,这一年龄阶段的儿童多是独生子女,看问题、想事情往往是以自己为中心,还不能很好地认识自己和顾及别人的感受,客观评价他人的水平还不高,班级中告状的现象很多,赞扬别人的学生很少。而且学生大多只善于发现班里表现优秀的同学的优点,对班里默默无闻的同学优点不太注意,班里调皮、成绩差的同学优点就更难找。因此,鼓励学生从别人身上看到优点和长处,欣赏别人,向他们学习,是极为重要的。另一方面他们活泼好动,课堂上的注意力不够集中。 四、教学课时:一课时
五、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发现、欣赏同学的优点和长处,并能以恰当的方式加以赞美。 2.能以恰当的方式赞美同学。
(二)过程与方法 1.结合平时的观察,赞扬别人的优点或最近的进步。
2.能学习同学的优点和长处,以此激励自己不断进步。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别人欣赏、赞扬自己时的快乐与自豪。 2.体会夸奖别人时的舒畅心情。
3.培养积极、健康、向上的生活情绪。 六、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让孩子去观察和寻找周围人身上的优点和长处。 2、教学难点:提高发现他人身上优点和长处的能力,真诚地赞美别人,在体验赞美带来的快乐的同时激励自己不断进步。
七、教学策略 根据《品德与生活》课程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的基本特点,在设计本课时,我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设计了多个让学生直接参与的实践活动,为了体现活动的有效性,在教学中我明确了每个活动的目的,让全体学生真正走进活动,在活动中体验、感知、感悟,提升自我。本节课所呈现的一系列活动都将“你真棒”这一主题活动引向深入,扩展到日常生活中,鼓励学生联系实际学会与人相处、学会赞美别人,引导学生用积极的眼光去发现、欣赏同学的优点,学习同学的优点,共同进步。在多个活动中,引导每个学生从不同的方面去经历和体验,在体验中感悟。
八、教学过程预设: (一)快乐沟通,愉悦心灵
师:人在高兴时都怎样表现呢?(笑。)现在我们就先来做个游戏,我说高兴的样子你们用动作来表示好吗? 师:微笑、开心地笑、哈哈大笑……
师:你知道与高兴相同意义的词有哪些吗?(板书:快乐。) 师:你们一般什么时候感觉高兴和快乐呢?(生答受到表扬,取得好成绩等。)
师:也就是当我们得到别人的表扬与赞美时,心里就会美美的,很高兴、很快乐。你最喜欢听别人怎么赞美你?(生答略。) 师:赞美别人,会让人感到很快乐,得到赞美自己会更快乐,所以这节课我们大家一起来赞美,夸夸你、我、他,共同来传递这份快乐好不好?(板书课题:你真棒。)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过渡到本课的教学内容中。) (二)快乐赞美,激荡心灵 活动一:赞美同学,传递快乐
1.游戏“猜一猜”。 师:前几个星期二年级数我们班得到的星星最多了,人心齐,泰山移。我们班之所以能取得这么多骄人的成绩,我相信一定是聪明伶俐、天真可爱、勤奋好学的同学们共同努力的结果,对吗?
师:你瞧,现在同学们个个精神抖擞,漂亮可爱。我知道咱们班有一个同学,他不仅歌唱得好,朗诵也特别棒,并且知道的知识也非常的多。我想听课的老师也很想认识他,你们能告诉老师们,他是谁吗?(石峻豪)对!石峻豪,你真棒!你作为你的班主任,我很幸福。 师:我知道咱们班像他一样优秀的学生还有很多。那么,谁能像我这样,根据对同学的了解说出他的优点,夸夸他,让全班同学来猜一猜他是谁。注意说优点啊!(学生互相猜,过程略。)
师:有句话说得好:“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听得出,同学们之间真诚的赞美,也是在平时了解的基础上的真心夸奖,相信你们在肯定、欣赏别人的同时,心里也一定在暗暗向别人学习,并且也交了许多朋友,是吗? (设计意图:以游戏的形式,进一步打开优点的不同面,让学生发现身边同学有那么多优点,产生赞美之情。)
2.歌曲《找朋友》。 师:现在我们来唱首歌好吗?《找朋友》会唱吗?大家可以边唱,边去跟你的好朋友握握手,夸夸他,让他知道你会向他学习。
师:(小结)只要我们平时用明亮的眼睛去发现别人的优点与长处,真诚地去赞美别人,就会有许多收获并交到更多的好朋友。因为赞美是一种爱和友情的表达。 (设计意图:遵循学生的身心特点,采用游戏、歌曲等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了课堂气氛。既带有“玩”的色彩,又与学习内容紧密配合,在玩中学,在玩中体验,让不同个性的学生在愉快的情境中用自己的方式去发现、赞赏他人的优点。)
活动三:赞美同桌,人人闪光 师:在生活和学习中,最熟悉的往往最容易被忽视,同学们请看(课件出示):“同桌的你,有你做我同桌真好。”
师:看到这句话,你一定笑了,是呀,熟悉的名字,熟悉的身影,课堂上你借我橡皮,我借你铅笔,我为你的回答而喝彩,你为我的进步而高兴。可我们总是把赞美在心中埋藏,今天就把感情释放,来夸夸同桌,说说他哪些地方做得好!可以吗?(学生自由回答。) (设计意图:如果让学生随便选同学去夸,他们肯定选好同学去夸,但如果让他们去夸同桌,不管平时是表现好的还是不好的,都包括在内,只要是同桌都要去夸一夸,在潜移默化中渗透给学生每个人都有优点。)
活动四:赞美老师,师生共荣 师:说句心里话,现在老师心里特别美,作为你们的老师,我很幸福,班级因你们而精彩!但是,此时我心里也急呀,怎么没人夸夸我呢?(学生夸老师)
师:谢谢你们,亲爱的孩子! 师:谁想当个小记者,采访一下老师被夸奖、赞美后的心情呢?
(生采访,师答略。) 师:(小结)其实作为老师,能看到你们快乐地成长,就已经很幸福了。要是再听到你们真心的赞美,心中如有阳光一样特别温暖。可以说这点点阳光,送给老师的却是整个春天。你们真棒!
(设计意图:设计小记者行动,使学生充分参与活动中,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体验赞美,快乐激励
师:刚才老师说了心里话,现在请同学们说说心里话。 课件出示:说句心里话。 听到同学夸奖我时,我感到()。我夸同学的时候,我觉得 ( )。 (生答略。)
师:听着同学们的心里话,相信大家和我一样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赞美是一种进步的动力,它不仅是对别人的鼓励和鞭策,也是对自己的鼓励和鞭策。只要你真诚地夸奖别人,你就会得到很多的快乐并得到别人真心喜爱。 (设计意图:在学生亲身体验的基础上,通过心与心的交流,使学生感受到“欣赏他人”中蕴含的意义与魅力,促进学生真心地去发现、欣赏他人的优点,并激励自己不断进步。)
(四)赞美生活,延伸快乐 师:生活中除了老师和同学外,你还发现谁有优点和长处?
师:你想赞美他们吗?想对他说什么?可是他现在听不到怎么办?对,赞美别人要面对面地表达,才能实现心与心的沟通。就请大家把赞美带回家,带到校外,带到你想夸奖的人心中,相信你会更快乐,更有朝气,相信我们的生活也会更美好。 (设计意图:让学生把赞美和快乐带到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你真棒》教学反思 1、愉悦和谐的教学氛围。上好一堂课,要让学生在准备学习之初,就进入愉悦的情绪状态,为教学创设最佳开端。我通过游戏、唱歌等多种活动,使愉悦的氛围得以延续。学习成为学生发自内心的一种愿望,他们自觉地、主动地参与,才会有成效。
2、活动具有实效性和层次性。活动是学生喜欢的形式,它使学生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和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但活动要有明确的目的性,任何形式的活动必须服务于教学目标。本节课设计了三个环节,层次清晰,目的明确。赞美同学——赞美同桌——赞美老师,环环紧扣。特别在赞美同学这个环节中,也体现了层次性,由易到难,从夸奖班里表现好的同学——具备某一特点的同学——虽然学习不好,但是其他方面表现突出的同学。使学生发现每一个人身上都有优点和长处,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恰当地赞美,体验赞赏他人的快乐。 整节课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在体验中成长。不过“金无足赤”,在这课中,我也留下了遗憾,学生对优点的涵盖面理解得不够,总是局限在“学习”、“特长”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特长”以外的地方引导,善于发现。儿童的品德与社会性发展都离不开生活,思想品德教学不能脱离儿童的实际生活经验。新课标提出:“对小学生应采用活动方式进行教学”让思品教育回归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去。我应该多联系学生日常实际的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使他们的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发展。不仅关注优秀生,更要关注学困生和中等生平时及在家的情况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知道这点后,我相信以在后在品德教学中会有进步的。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