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3 专题一 第4课 国家组织概观 教学设计
学科:政治
学段:高中
教材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
年级:高三
课题:选修3 专题一 第4课 国家组织概观
作者:文昌中学 谢秋平
第4课 国家组织概观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国际组织的形成、发展过程、分类、一般机构;说明国际组织在国际社会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全面认识其所发挥的作用;认清我国在国际组织中承担的责任和发挥的作用。
(二)能力目标:通过对国际组织的分类方法的教学,使学生提高学生比较、识别事物的能力。培养学生全面认识事物、辩证思考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相关资料的查询和亲身参与政治生活的事例,增强学生关心国际事务、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地位和作用的意识;培养国家观念和拓宽国际视野。
二、【教学重点】国际组织的分类,中国与国际组织
三、【教学难点】国际组织的作用
四、【教学方法】谈话法、小组合作探究、案例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等
五、【教具准备】多媒体
六、【课时安排】1课时
七、【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视频:第29届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刘淇和罗格的讲话
问:国际奥委会是什么样的国际组织?刘淇和罗格是谁?你还知道哪些国际组织?
第四框题 国际组织概观
一、国际组织及其分类
1、主权国家与国际组织的关系
主权国家是构成现代国际社会的基石,而国际组织则是国际社会的重要成员。
2、国际组织:
(1)形成与发展
学生看书归纳:
国际组织是国际关系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其形成和发展反映了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要求,也表明人类交往日益频繁和人类面临的问题日益复杂。国际行政组织的出现,适应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需要;而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组织的迅猛增加,则适应了新科技革命带来的经济全球化的需要,适应了当代世界多极化趋势的需要,体现了对全人类面临的共同课题的关注。
习题说明相关知识:
温家宝总理指出,东亚峰会的召开是东亚合作进程中的一件大事,是经济全球化与区域合作加快发展的客观要求。这说明( C )
A、国际组织是国际关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B、国际组织有特定的宗旨和目的
C、国际组织的发展顺应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客观要求
D、国际组织是具有自主性、独立性的国家联盟
学生看书连线:
(2)主要特征:
①跨国性:
②目的性:
③组织性:
④自主性:
国际组织代表各成员的共同利益而不是某个特定成员的单方利益。在一定程度上,国际组织自主开展活动,独立运作,其决议也有某种强制力。
(3)类型:
①按照成员的性质分:
政府间国际组织 成员:主权国家或地区的政府
非政府间国际组织 成员:团体或公民
②按照地理范围分:
全球性国际组织(世界性) 向全世界开放
区域性国际组织 限于某一特定的地域范围
③按照职能范围分:
一般性国际组织 职能范围广泛
专门性国际组织 一般只具有专业技术职能
师表格归纳:
分类标准 |
具体类型 |
具体特点 |
典型组织 |
成员的性质 |
政府间国际组织 |
以主权国家或地区的政府为成员 |
联合国、世贸组织 ...... |
非政府间国际组织 |
以民间团体或公民为成员 |
国际红十字会、国际奥委会...... |
|
地理范围 |
全球性(世界性)国际组织 |
对全世界国家开放 |
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 |
区域性国际组织 |
对特定地域、特定利益、特定背景的成员开放 |
东盟、欧盟、北约 ...... |
|
职能范围 |
一般性国际组织 |
职能范围广泛 |
联合国、欧盟...... |
专门性国际组织 |
主要进行专业技术性活动 |
国际足联...... |
课堂练习:课本17页表格练习。
二、国际组织的机构和作用:
1、机构设置的必要性:
各国际组织为实现其宗旨和职能,设有多级机构。
2、机构:
机构 |
性质 |
职能 |
备注 |
全体成员大会 |
议事和决策机构 |
广泛的权力...... |
全体成员参与 |
执行机构 |
执行机构 |
执行决策机构的决议 |
部分成员组成 |
秘书处 |
常务机构 |
处理日常事务 |
|
司法机构 |
司法机构 |
调解成员的矛盾纠纷 |
有些国际组织才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