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民族精神 高考政治复习精品学案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1-07-31 08:36:48

第七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导学案

一、考点

我们的中华民族精神

(1)         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2)         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3)         民族精神的时代特征

(4)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途径和意义

二、考情分析

32.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广东单科,332

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作用

江苏单科,37(1),主观题

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广东文基,122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途径

海南单科,152

 

三、知识梳理

(一)民族精神

1、什么是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优秀文化传统的结晶,民族精神渗透在整个民族文化的各个方面,贯穿整个民族历史发展的全过程,集中体现了一个民族特有的精神品质,是一个民族与其他民族相区别的重要特征。
2
、中华民族精神和中华文化的关系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
3
、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
  
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中,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二)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1、团结统一:

作用: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精神,无论在国家顺利发展、兴旺发达的时期,还是在祖国面临危难、生死存亡的关头,都迸发出强大的力量。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精神使任何征服或分裂中华民族的企图都不能得逞。   

    2、爱好和平:

历史上,中华民族素来以热情好客、睦邻友好、崇尚交流著称于世,以礼仪之邦享誉于史。

在当代国际社会中,中华民族爱好和平的精神主要体现在中国奉行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上。

3、勤劳勇敢:主要把握勤劳勇敢精神的表现、作用   

表现:中华民族历来所具有的吃苦耐劳、勤俭节约、艰苦朴素、不畏强暴、英勇顽强等精神都是勤劳勇敢的具体表现。

作用:勤劳勇敢精神奠定了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立业根基。   

4、自强不息:自强不息精神逐渐积淀为中华民族的内在气质,成为鞭策中华儿女不断开拓进取的永恒的精神力量。

5、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1)爱国主义精神与其他民族精神的关系: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相辅相成,无不体现着爱国主义这个主题。

    2)爱国主义精神的作用:无论什么时期,爱国主义都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

    3)爱国主义的内涵: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

    4)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在当代中国,爱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三)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1、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1)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结晶,其形成和发展是长期历史积淀的过程,也是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的过程。

   2)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主要体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奋斗的历程之中,体现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时期。

2、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1)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意义:

第一,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   

第二,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   

第三,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中华民族精神具有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展示民族形象的重要功能,已成为表明综合国力强弱的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

第四,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第五,现实意义: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保证。

原因:

第一,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第二,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

第三,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就是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   

(2)如何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发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文化主心骨的作用。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既要注意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先进文明成果,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又要警惕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的图谋。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

四、要点透析

1、中华文化、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关系

    (1)区别

    中华文化:中华民族所创造的区别于其他民族而独具特色的文化形式。它表现为中华民族所具有的共同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心理状态、精神面貌等思想文化方面的特征。

    民族文化:民族具有较强的地域性,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生活的,以血缘或密切的社会关系相联系的,具有共同语言、经济生活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人类共同体。而所谓民族文化,就是这一共同体在历史和现今所共同创造的能够代表其共同特点的文明成果的总和。

    民族精神: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2)联系:中华文化是中华各民族所创造的民族文化的共同性。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中华民族精神,植根于数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中,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五、真题再现

1. 2009年广东文基)孙中山集毕生之精力以赴之,百折而不挠地从事革命事业所表现出的民族精神是

A.善良朴实   B.爱好和平

C.自强不息 D.艰苦朴素

2.孙中山“集毕生精力以赴之,百折而不挠”地从事革命事业所表现出的民族精神是   

A.善良朴实    B.爱好和平 

C.自强不息    D.艰苦朴素   

3.歌为心声。从“一条大河波浪宽”,到“五星红旗迎风飘扬”,从“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中国”,到“我爱你,中国”,这些歌曲在人民群众中久唱不衰,重要原因在于它们

以现代的艺术形式表达了积淀于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情怀

以生动的艺术形象抒发了人们对伟大社会主义祖国的热爱

以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表现了深沉饱满的爱国主义情怀

以特殊的音乐形式展现了为世人普遍认同的爱国主义内涵

A      B.     C.     D.

(江苏)37.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也是五四运动爆发90周年。某校高三(2)班同学通过主题班会、课外学习等活动,进一步了解了五四运动以来中华民族走过的风雨历程、社会主义新中国取得的伟大成就,特别是回顾不平凡的2008年,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中华民族精神的强大力量。大家商定开展以“弘扬民族精神,共建精神家园”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让我们一起参与其中。

参与讨论  

    在资料搜集过程中,有同学把收集到的以下三幅图片挂到班级网页上,引起了同学们的关注。大家纷纷把自己收集到的相关图片也挂到网上。这些图片大多反映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时期的重大事件,集中展示了中华民族精神。同学们被深深感染,并跟帖展开讨论。


………………………………【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
点击下载此文件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