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活动——《快乐转转转》教学活动设计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1-10-05 10:28:29

设计意图:

   根据《纲要》 “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 精神和大班幼儿“乐于探究周围事物和现象,好奇好问”的年龄特点,本次活动欲创设良好的探索情境,让幼儿在看一看,想一想,猜一猜,记一记,玩一玩,说一说等多感官参与的活动中,感知发现探索转动的现象,体验转动的乐趣,获取有关转动的科学经验,激发幼儿探索科学现象的兴趣。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多种方法转动物体,发现现象,体验转动的乐趣。

2、积极参与探索活动,学会和同伴交流分享。

3、了解物体转动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转动给人们带来的方便。

活动重难点:

重点:尝试用多种方法转动各种物体,发现现象,体验转动的乐趣。

难点:发现每一种物体的多种转动方法。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幼儿在区域中已具有音游《快乐转转转》的游戏经验。

2、物质准备:

(1)教具:音乐、照相机、展示台、课件《转动的方法》、课件《转动在生活中的应用》

(2)学具:风车、陀螺、皮球、竹蜻蜓、花片、绳子、筷子、报纸、记录表、笔

名称

1

2

名称

1

2

 

 

 

 

(3)后续学具:双头瓶、旋转小人、拨浪鼓、飞盘等。

活动过程:

一、音游引入,激发兴趣。

(一)提出要求

教师:玩《快乐转转转》的游戏,根据音乐的节奏,让身体转起来。

(二)集中交流

教师:在游戏中,你的身体哪里会转动?

(三)教师小结

教师:我们的身体真了不起,那么多部位都能转动起来,让我们做事、运动更灵活。

二、出示表格,猜测记录。

(一)介绍材料

教师: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一些材料,有风车、陀螺、皮球、竹蜻蜓、花

片、绳子、筷子、报纸,你觉得哪些东西我们有办法让它转动起来呢?如果能让它转动在记录表一号空格里画上√,如果不能的画上×。

(二)猜测记录

幼儿自由观察记录,教师重点指导幼儿能够正确使用记录表,并与能力弱的幼儿进行交流和指导。

[1] [2]  下一页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