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体育活动《好玩的竹节》
教学活动设计:
大班体育活动《好玩的竹节》
连城县姑田中心园 邓桂萍
活动内容:《好玩的竹节》
设计意图:
在开展“竹子”主题活动的过程中,我发现许多小朋友特别喜欢用“竹节”变着花样玩:有的小朋友把竹节放在地上滚来滚去,有的小朋友把竹节摆成梅花砖走来走去,有的小朋友把竹节摆成小沟跳来跳去……。看着小朋友玩得如此开心,当时,我就想,要是设计一个“玩竹节”的体育活动,幼儿的兴趣一定很高,既能让幼儿在自由尝试中去体验竹节的各种玩法,使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体,又能培养幼儿的探索欲望和创造力。同时,通过幼儿多人合作玩竹节,还能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发展幼儿跳跃能力,绕障碍跑的能力以及机体的平衡能力,体验运动的快乐。
活动目标:
1、尝试竹节的各种玩法,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合作能力。
2、发展幼儿的跳跃能力,绕障碍跑的能力以及机体的平衡能力。
3、 积极参与活动,体验运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幼儿每人一个竹节(长竹节、短竹节、大竹节、小竹节、剖开的竹节)、录音机、磁带、自选音乐二段、图谱挂图。
活动过程:
一、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以邓老师带小朋友到“竹林玩“游戏的形式,引入课题,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1、听音乐,做“竹节”操。
听“竹节嗒嗒响”音乐,模仿教师做韵律操(要求幼儿精神饱满,做操要有力度)。
2、进行走、跑、跳等练习。
通过小朋友到“竹林”玩要经过草地 → 走过小桥 → 跳过水沟 → 绕过山坡→跑到竹林的生动语言描述,引导幼儿进行跑、跳、走的练习。
二、自主探索,寻找玩法。
1、让幼儿自由玩竹节,寻找各种玩法。
(1)提出要求:每人选一个竹节进行玩,小朋友要动脑筋,想出多种玩法。
(2)教师观察幼儿活动,肯定幼儿想法,鼓励幼儿想出更多玩法。
(3)提问:小朋友刚才是怎么玩的?想出了几种玩法?(让个别幼儿演示)
2、多人合作玩竹节,探索不同玩法。
(1)提出要求:多个小朋友合在一起玩,要想出跟刚才不一样的玩法。
(2)教师观察幼儿新玩法,对不会合作玩竹节的幼儿,给予一些暗示和帮助。
(3)引导幼儿重点练习跳跃,双手平举平衡走等动作。
三、尝试玩法,体验快乐。
1、图谱引导,布置场地。
|
(2)幼儿用竹节根据图谱提示,布置场地。
图谱:
○○ ○○ ○○ ∫~~∫
○○ ○○ ○○ ∫~~∫
○○ ○○ ○○ ∫~~∫
○○ ○○ ○○ ∫~~∫
2、玩“竹节”游戏。
(1)提出要求:幼儿分成4队,每队带头幼儿拿一个竹节,到达竹林要走过梅花砖草地→ 双手平举过小桥 →跳过水沟→ 绕过山坡→ 跑到竹林再返回进行接力比赛。
(2)幼儿游戏。
四、放松活动
听音乐做放松动作(集体模仿竹叶被微风吹动的各种动作)。
活动点评:
整个活动轻松、愉快、有趣。首先,选材非常好,符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要求,利用农村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竹节”作为体育活动的器械,幼儿非常感兴趣。其次,教师善于创设自由宽松的情景。如,活动开始部分,选择孩子们非常熟悉亲切的韵律操音乐,并用生动语言描述,引导幼儿进行跑、跳、走的练习;活动中,用形象图谱引导幼儿布置场地;活动结束部分,又让幼儿集体模仿竹叶被微风吹动的放松动作,激发孩子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第三,教师对幼儿活动的量掌握得非常好,动静交替,有分散自由的活动,也有集体的活动。如活动的第二个环节,启发幼儿想象创造,让幼儿探索各种各样的玩法;到活动高潮阶段,教师在小结后让全班小朋友集体活动,大家一起围着竹节转圆圈,效果非常好。第四,教师还非常注意在活动中随时小结,鼓励幼儿创造出各种玩法,并共同分享幼儿的新玩法,教师的随机教育能力也非常强,各环节的启发、引导非常到位,能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整个活动孩子们都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活动中,活动氛围异常活跃,不仅孩子们的智力得到提升,身体得到锻炼,情感也得到了升华,达到了健康教育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