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活动 种子藏在哪里
设计意图: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喜欢花草树木是幼儿的天性,他们对各种植物以及琳琅满目的果实总是非常感兴趣。利用乡镇幼儿园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支持幼儿的兴趣,是我们坚持不懈,积极努力的方向。因此,大班科学活动《种子藏在哪里》自然酝酿而成,它以问题为切入口,通过“自由介绍---猜测验证---拓展延伸”过程,帮助幼儿获得丰富的种子认知经验,鼓励幼儿关注周围生活,激发幼儿持续探究秋天乃至自然界奥秘的兴趣,培养幼儿科学的思维品质。
活动目标:
1、能探索发现秋天几种常见植物的种子生长在植物的不同部位,体验发现的乐趣。
2、知道植物的种子是各种各样的,产生持续探究秋天的欲望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已了解过植物的根、茎、叶、花、果。
2、物质准备:
(1)师幼共同收集秋天植物的果实:棉花、丝瓜、玉米、葫芦、花生、辣椒、苹果、向日葵、扁豆荚、迷你南瓜。
(2)每组1个小筐(内装6种果实,1把塑料刀);若干碟子;水果刀1把(教师用);幼儿人手1张记录表(3种果实)、1支铅笔及1本幼儿画册。
活动过程:
1、 幼儿介绍各自带来的植物果实。
★教师:看,这些是我们一起收集的秋天成熟的果实,谁给大家介绍一下,有些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鼓励幼儿说出它们的名称及特征)
2、 引导幼儿探索果实的种子。
(1)猜想:
★教师:猜猜看这些果实有种子吗,藏在哪里呢?
★教师:种子又是怎样的呢?我们先来看看这张记录表,你们能看明白吗?哪些地方不明白?(引导幼儿了解记录表中各种图的意思,问号和手的意思,猜想和验证记录的地方。)把你的猜想记录下来。
|
苹果 |
丝瓜 |
南瓜 |
辣椒 |
扁豆 |
葫芦 |
问号 |
|
|
|
|
|
|
手型 |
|
|
|
|
|
|
★教师:谁来说说你猜的是什么果实,它的种子是怎样的?
(2)验证:
★教师:现在选出猜想的果实寻找出它的种子,然后把你的发现及时记录下来。(幼儿探寻种子,教师帮助有需要的幼儿切开或敲开部分果实。)
★教师:你选了什么果实,在什么里面找到了种子,它长得什么样子,像什么?
★师幼小结:大家发现种子长在果实的不同部位,它们的颜色、形状、大小也都不一样。
(环节评析:这是活动的重、难点环节,教师设计的提问可谓是“目标明确,切合幼儿,启发思考”,借助一个个层层递进的开放式提问,运用猜测、交流、验证、小结等方式,最大限度调动幼儿已有经验,给予幼儿思维空间,有效引导幼儿进行积极主动的探究,在猜中学、玩中学、做中学。)
3、观察了解种子的排列方式:
★教师:果实里的种子是怎样排列的?再看看幼儿画册《种子的排列》中几种果实种子是怎么排列的。
★教师:我们来扮演植物的种子,学一学种子是怎样排列的。(鼓励小组合作学一学,让其它幼儿猜是什么种子。)
★师幼小结:我们发现不同的植物种子,其排列也是各不相同的。有的一颗挨着一颗,有的对称排列,有的围成圆圈,还有的一排挨着一排,像牙齿一样。。
4、拓展延伸:
★教师:今天我们从植物的果实里找出这么多有趣的种子,它除了播种外,还可以干什么用呢?(种子贴画、种子装饰、夹种子、做标本等,鼓励幼儿区域活动时试一试。)
活动评析:
活动内容源于生活,源于兴趣,能让孩子接受,让孩子发展。
活动目标定位明确具体,在于培养幼儿最基本的科学素养。
运用尝试教学理念:先“幼”后“师”,先“试”后“学”,先“放”后“收”,主张在唤醒幼儿的前期经验后,放手让孩子通过自己的手、脑经历学习过程,探索学习结果,体现了幼儿主体性的教与学的互动,做到了“收放有序,收放有道”,彰显了幼儿学习科学的可接受性与后续发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