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 吃不完,怎么办?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来源:eduwg.com  发布时间:2012-09-30 09:29:20

一、设计意图: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常常有很多开了袋而吃不完的食物,可是时间一长会口味变差,容易变质。幼儿在生活中注意到了吗?会不会用自己的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通过这个活动让大家尝试操作,学习几种简单的封口方法,并在实验中比较发现最方便的封口方法,同时感知科技的进步,体验成功的快乐。那在设计本活动的时候,考虑到我们班的子课题是“幼儿探究式学习的适宜模式”,而本活动就是来自于生活之中,孩子们应该是有一些经验的。所以我认为也没有必要把活动程序设计得华丽花哨的,简单自然就好。因此在这个活动中,我采用谈话导入—讨论交流—实验操作—比较发现等一系列的环节来引导幼儿进行探索,在幼儿获得知识的同时,自身的服务能力也能相对得到提高。

二、活动目标:

1、知道吃不完的食品不封口会受潮、变质。

2、通过尝试操作,学习几种简单的封口方法,并通过比较发现最方便的一种方法。

3、感知科技的进步,体验成功的快乐。

三、活动准备:

保鲜袋若干(里面装有饼干)、毛线、塑料夹、皮筋、金丝扎带、封口夹、自封袋、图片。

四、活动重难点:

重点:知道吃不完的食品不封口会受潮、变质;学习几种简单的封口方法。

难点:通过比较发现最方便、最好的封口方法。

五、活动过程:

1、师幼谈话导入。

(1)教师出示已开袋的饼干:这是老师前几天没有吃完的饼干,现在吃会怎么样?为什么吃上去不脆不香了呢?

(评析:本环节我采用谈话导入的方式引起幼儿的注意力,通过提问唤醒他们的生活经验,很自然的就把孩子们的思绪引入本活动中,也为了大家更好的学习下面的内容)

(2)教师:小朋友平时家里也有这种袋装的吃不完的食品,那你们的爸爸妈妈是怎样做的呢?你可以和旁边的好朋友说一说,再来告诉大家好吗?

(幼儿和同伴讨论,交流自家的封口方法)

(评析:与上一环节紧密联系,前后呼应,进一步请幼儿回忆自己家里的封口方法,并通过讨论来学习其他幼儿家好的封口方法,在自身已有的基础上积累到更多更好的经验)

2、幼儿讲述。

教师:请你来说一说袋装的食品吃不完应该怎么办?怎么做的?

(幼儿结合动作讲述)

(评析:在这里主要是通过幼儿的讲述,让大家仔细倾听,了解一些自己所不知道的封口方法,之所以要结合肢体语言是为了孩子们能在同伴的动作中比较清楚的掌握封口的操作步骤)

3、幼儿实践交流。

(1)教师:刚才你们想了很多办法,老师也为你们准备了一些材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教师:这是什么?你认为它可以封住口吗?

(评析:本小节是想通过教师对各种材料的介绍,使幼儿初步了解它们的情况。并以一个提问,激发幼儿大胆猜测,增强孩子们探究的欲望,使幼儿能在操作时更加专注,来验证自己的推测)

(2)教师:请你们每人选一种材料来试一试,把口袋封起来。如果成功了还可以另外再选一种材料试试。

(幼儿操作活动,教师巡回观察)

(3)教师:你的袋口封住了吗?你是用什么材料封住袋口的?怎么封的?(幼儿示范、讲述)

(评析:本环节是活动的重点所在,通过幼儿的实践,来让他们发现、掌握封口的几种简单的方法。同时也很好的验证了自己在上一环节中的猜测是否正确,从而增强自信心,体验成功的快乐。在操作中,幼儿都非常细心、认真,我看到大家在做之前都有思考,然后挑一种自己认为最合适的材料尝试封口。而且有的幼儿速度还挺快的,完成了一种材料的操作以后,还能够主动去选择另外的一种材料进行尝试,这点勇于探究的精神非常好,值得所有的孩子学习)

4、比较哪种方法最方便、最好。

(1)教师:小朋友刚才都试了用不同的方法封住袋口,那你觉得哪种方法法最方便呢?

(评析:这个环节则是活动的难点,通过提问,来启发幼儿去比较发现所有封口方法中最好的一种,这个是对本活动进一步的深入挖掘。在这个探究中,幼儿可以了解到:各种封口方法的牢固程度;因为袋子材料的质地不同而导致封口的方法也不一样。但是由于材料的不同,很难把最方便和最密封的方法结合起来放在一种封口方法上说清楚。因为最方便的应该是夹子,而最牢固的则是袋子打结。真正要以最科学的依据来说的话,那就要归功于现代的最新的封口机械了,所以,在本活动中,只能相对而言来证明夹子最好。)

(2)教师小结:随着科技的进步,科学家们发明的产品越来越方便、先进,就象这个食品封口夹,夹起来很方便,很密封。 还有一种封口机,插上电加热以后,只要把口袋放在中间一压,它的口就封住了。

(幼儿观看老师演示;观看图片)

(3)教师:小朋友现在还小,要好好学本领,等我们长大了,就可以发明更多更好的封口工具哦!

(评析:本活动的结束部分,以教师的介绍来引导幼儿认识更好更先进的封口方法和工具,使幼儿在今天所学习到的知识基础上又积累到了新的经验,丰富自己的所学内容。同时,以教师的鼓励,来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使幼儿在学习中有信心通过实验操作来提升自身的科学探究能力;在生活中提高自我服务能力)

六、活动反思:

本活动的内容完全来自于我们的生活之中,为幼儿所熟悉的,孩子们对此也有一定的经验,因而会产生亲切感,能够有兴趣去探究、有信心去尝试操作。

在引导幼儿学习几种简单的封口方法的过程中,材料的准备还需改进,如:回形针、双面胶等的提供不合适,也没有太大的利用价值。

在引导幼儿了解最好的封口方法环节里,还是没有能够突破要点,幼儿没有真正的比较出到底利用哪种材料封口是最好的。而且,我在引导时,也未能讲解清楚“什么是最好的封口方法的”的意义,导致了幼儿仍然各说己见,答案最终没有得到解答。我想可以通过第二次操作实验(比较哪个袋子空气漏的慢),来让大家证明哪种方法是最好的,效果应该比现在会好得多。

总的来说,整个活动环节、条理都很清晰,流畅,活动选材有特色。问题的关键就是教师在活动中,太注重封口的广度,而没有能够带领幼儿去深入的挖掘和探究,使得活动缺少了应有的趣味性和科学性。

Tags: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