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固体放到水里》教学设计 三年级下册 苏教版小学科学探究教学观摩与学术研讨会获奖教案.doc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来源:eduwg.com  发布时间:2013-03-11 13:22:35

教材简析:

《把固体放到水里》是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固体和液体的第二课,是第一课《认识固体》的延续和发展。第一课主要是指导学生用感官和工具认识固体在颜色、形状、软硬、透明、轻重等方面的性质,而本课则是指导学生用把固体放到水里的方法认识固体在水里的沉、浮、溶解、不溶解等方面的性质。

教材建议本课内容教学一课时。我把它分成两课时来完成。第一课时研究沉浮,第二课时研究溶解 。因为在小学阶段这两个概念在教材里没有再涉及,所以我认为在这里应该让学生对这两个概念有相对比较全面比较深入地了解。

知识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科学教学应从学习者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提供给学习者动手实践和交流的机会,使他们真正掌握科学知识、思想和方法。因此在教学中我精心选择了同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素材,鼓励学生动手实践与观察,养成科学方法,感悟科学知识生活化。

学情分析:

调查研究表明:学生在真正学习新的科学概念之前,已经有了对一些概念的朴素的理解,而不是空着脑袋的,这种理解可以称为初始想法,或称之为前概念,这就是兰本达教授所说的“此岸”。

把固体放到水里会出现沉浮现象,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在学习这一课之前,学生对固体在水中有的下沉,有的上浮,有了大量感性认识,能够描述固体的沉浮现象,但是学生对其往往会有许多不正确的认识,例如:会认为轻的物体会浮、重的物体会沉。所以本课非常值得学生研究。

在课堂上,教师在学生已有概念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的活动,通过实验前猜测与实验后的结果对比,引发学生原有认知冲突,激发学生思索,经过对实验结果的思索,老师的引导,正确认识固体的沉浮现象,纠正原有认知中的错误。不断地修正和完善学生的前概念,从而形成科学的概念,这就是所要到达的“彼岸”

本节课要学生掌握的科学概念有以下3个:

1、固体的沉浮与它的材料有关。

2、固体的沉浮与它的形状有关。

3、重量相同的情况下,大的物体容易浮,小的物体容易沉;大小相同的情况下,重的物体容易沉,轻的物体容易浮。

教学思路:

本课主要通过把固体放到水里的方法,认识固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教学内容有三部分:

第一部分:经历从预测到验证的探究过程,知道固体在水中有的沉有的浮,“轻的物体会浮,重的物体会沉;小的物体会浮,大的物体会沉 这种观点是不科学的,引发与原有认知的冲突。

第二部分:认识不同质量或体积的同一种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情况,进一步引发认知的冲突,通过观察和思考建立正确的概念,知道物体的沉浮和它的材料和形状有关。

第三部分:进一步了解沉浮的秘密,知道重量相同的情况下,大的物体容易浮,小的物体容易沉;大小相同的情况下,重的物体容易沉,轻的物体容易浮。

在教学中我尽可能的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小组讨论、交流,努力为他们营造民主、平等、宽松的学习氛围,把学习的主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参与各种实验研究活动,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的全过程,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上升为理性认识,体现教学的开放性,激发学习自主学习的意识。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知道固体在水中有的沉有的浮,正确认识固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

2、知道固体的沉浮和它的材料和形状有关。

3、知道重量相同的情况下,大的物体容易浮,小的物体容易沉;大小相同的情况下,重的物体容易沉,轻的物体容易浮。

过程与方法:

1、学会预测-----验证-----结论这一科学探究过程。

2、会用符号、文字或图画记录实验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验科学活动和探究带来的乐趣,愿意与其他同学交流、分享自己的看法和意见。

2、感受猜测和假设的重要性,懂得通过实验观察获得事实,根据事实作出的判断才是科学的。

教学重点:

1、正确认识固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

2、知道固体的沉浮和它的材料和形状有关。

3、知道重量相同的情况下,大的物体容易浮,小的物体容易沉;大小相同的情况下,重的物体容易沉,轻的物体容易浮。

教学难点:

1、知道固体的沉浮和它的材料和形状有关。

2、知道重量相同的情况下,大的物体容易浮,小的物体容易沉;教具准备:

水槽    两组固体 :   第一组          第二组

一截蜡烛        一根蜡烛      

一块苹果        一个苹果      

小木块          大木块        

一个土豆        土豆片        

大块橡皮泥      小块橡皮泥    

大橡皮          小橡皮    ………………………………【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

Tags: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