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会改变模样吗》教学设计
金华市浦江县檀溪小学 陈汉杰
n 教学内容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岩石和矿物》单元第五课。
n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假设——验证”的科学研究过程,能够根据现象,初步解释自然界中岩石变化的原因。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兴趣,培养学生珍爱祖国文化遗产的感情。
n 教学重难点
设计实验方案,了解冷热、水、植物等对岩石的作用。
n 器材准备
教师:知识宝盒、酒精灯、镊子、小块石灰岩、塑料杯、鹅卵石。
学生:酒精灯、火柴、镊子、石灰岩、塑料杯、护目镜、碟子、塑料瓶等。
n 教学过程
教学 流程 |
教 师 预 设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课 前 谈 话 |
1、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来上科学课,看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份什么礼物?(出示“知识宝盒”)里面装了什么呢?谁来摸一摸? 2、说说你摸到了什么模样的岩石? 3、从岩石身上,我们可以学到什么知识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岩石。 |
1、每个小组摸出一块岩石并描述模样。 |
“知识宝盒”的设计富有童趣,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同时也为 “寻找岩石变化的痕迹”提供材料。 |
一、认 识 岩 石 的 模 样 |
1、刚才我们从“知识宝盒”中摸出的岩石有的是老师从河滩上找来的,还有几块是老师从这里捡来的(投影:仙华山),你能说说它的模样吗? 2、(课件展示蘑菇石、钟乳石、珊瑚岩等六种岩石)在自然界中,它们的模样一直是这样的吗? 3、再过100年、1000年,上万年,它们的模样会不会改变呢? |
1、欣赏仙华山,说出仙华山是什么模样的。 2、欣赏并说出其他岩石的模样。 3、猜测岩石会不会改变模样。 |
在欣赏岩石美景的同时感受不同地方岩石模样的不同,初步感受引起岩石变化的几种基本力量。 |
二、寻 找 岩 石 变 化 的 痕 迹 |
1、如果岩石会改变模样,那么岩石上面肯定会留下变化的痕迹,请每个小组用最短的时间找出岩石变化的痕迹!(巡视指导) 2、请同学们用实物投影仪展示找出的岩石变化的痕迹。 3、在自然界中,只要你肯细心观察,你会发现每块岩石上面都有变化的痕迹。请同学们想一想,可能是自然界中的什么力量使岩石发生变化呢? 4、 随机分类板书: 冷热、水、风、生物 、地壳运动…… |
1、拿出岩石,小组成员共同寻找岩石变化的痕迹。 2、学生利用实物投影仪指出岩石变化的痕迹。 3、思考并回答使岩石变化的因素。 |
让学生充分观察岩石,寻找变化的痕迹并展示,使学生对岩石变化有一个感性体验,这是学生合理猜测岩石变化因素的前提。 |
三、探 索 岩 石 变 化 的 原 因 |
(1)冷热的作用 1、冷热真的能使岩石改变模样吗? 2、(手拿小块石灰岩)你能设计一种方 法,来验证冷热能改变岩石的模样吗? 3、(根据学生的回答演示)谁有补充意见? 4、出示科学博士的提示: A:请夹紧岩石,放在火焰的外焰加热。 B:掌握好加热时间,加热岩石后马上把它放入水中观察。可反复做几次。 C:实验时,请戴好护目镜(展示护目镜,并演示戴法) 5、科学博士为什么要我们戴护目镜呢?(强调保护眼睛的重要性) 6、做完实验,收拾好器材,把实验表填好。(巡视指导) 7、(放音乐,示意学生停止)说说你们的发现。 8、你们做了几次?山上的岩石如果长期受到冷热的影响,会怎样呢?(布满裂缝,并会开裂,形成碎石) (2)水的作用 1、(展示水冲岩石的画面)水到底能不能改变岩石的模样呢? 2、(演示:把一小块石灰岩放进一杯水中)岩石的模样改变了吗? 3、设计怎样的模拟实验,可以使我们在短时间内明显地观察到水也能改变岩石的模样呢? 4、做这个实验又要注意什么呢? (不断地、用力地摇) |
1、做出假设。 2、设计实验方案。 3、其他学生修正实验方法。 4、学习实验提示。 5、学生猜测实验可能会出现的后果。 6、领材料做实验,验证猜测。 7、汇报实验发现。 8、根据实验发现,做合理推测。 1、猜测:能。 2、观察回答。 3、设计实验。 4、修正实验方法。 |
实验方案的设计既是对学生实验能力的检测,又是一次对学生进行实验安全教育的很好的契机。 “扶”和 “放”相结合的探究方式,既保证了课堂中教学的正常进行,又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 |
|
5、提示: 将信封中的岩石全部放入塑料瓶内,盖紧盖子剧烈摇动,每人都摇一摇。结束后把水倒到杯子里,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发材料)。6、汇报:你们发现了什么? (引导:瓶子底部的小沙砾是从哪里来的?说明什么?) 7、刚才我们只是摇了几分钟,推测一下,再摇五年,10年,100年岩石会怎样?(展示鹅卵石,说明它就是在水的长期的作用下形成的) |
5、明确实验注意点,领材料做实验。 6、汇报实验发现。 (水使岩石的模样改变了) 7、根据发现做出合理推测。 |
从猜测入手,设计实验方案,并做适当的修改,最后验证,并得出实验结论,这样的教学设计能使学生经历一个典型的“假设——验证”的实验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求证意识。 |
四、了 解 风 化 |
1、其实植物的根也能改变岩石的模样。(投影:长着松树的黄山岩石图片)我们用动画来演示一下植物的根对岩石的作用。 2、还有大气也能改变岩石的模样(投影:受污染的大气),特别是受到污染的大气,对岩石的破坏就更厉害了。 3、同学们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设计模拟实验验证其它因素对岩石的作用。 4、在自然界中,冷热、水、植物、大气等这些因素都能使岩石改变模样,而且它们往往联合起来改变岩石的模样。(板书:联合) 5、我们在实验室中只花了几分钟就使岩石的模样改变了,可是在自然界中,你们认为岩石模样的改变需要多长时间?(板书:长期) 6、岩石在大气、水、生物等长期联合作用下发生变化的现象叫风化。(板书:风化) |
1、观看动画演示。 2、判断:需要很长的时间。 3、了解“风化”。 |
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突破课堂教学中“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使学生在短时间内非常明显地观察到自然界中很长时间内现象的变化。 |
五、关 注 身 边 的 科 学 |
1、实验做完了,可是我们科学探究的脚步不能停止,让我们来关注身边的科学。(投影:云岗石窟) 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可是由于风化的影响,有些地方的破损已经很严重。…… 2、你能想出好方法,保护云冈石窟吗? 3、我们学习科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利用,为了造福人类,让我们记住居里夫人的话:科学的价值在于造福人类。 |
1、听老师介绍云岗石窟。 2、说保护方案。 3、记住居里夫人的话。 |
向学生介绍云岗石窟遭受风化威胁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保护文化遗产的责任感。让学生设计保护方案既是对所学风化知识的一次检测,也是对学生一次很好的创造性思维的训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