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们吸水吗》教学设计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来源:eduwg.com  发布时间:2013-02-08 12:23:54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生活中有些材料容易吸水,有些材料不容易吸水。

2、纸是由纤维组成的,中间有很多空隙,所以纸容易吸水。

过程与方法:

1、做简单的对比实验比较材料的吸水能力。

2、借助放大镜观察纸的结构和组成。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形成尊重事实、重视证据的科学态度。

2、意识到与他人合作,乐于交流的重要性。

3、渗透节约自然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

用观察的方法比较材料的吸水性。

【教学难点】

收集证据探究纸的吸水能力和纸的结构有关。

【教学准备】

学生(每小组):大小、形状、厚度尽量相同的纸片、布片、塑料片、铁片、木片(纹理较疏松的)、玻璃片,稀释的红墨水、滴管、放大镜、打印纸、餐巾纸、硬纸板、宣纸、烧杯、棉布、毛巾,实验记录表等。

老师:多媒体课件;打好的纸浆、稀释的红墨水、餐巾纸、宣纸、实验记录表等。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课

1、学生通过滚水珠游戏知道叶子不容易吸水

2(板书课题)它们吸水吗

二、比较五种材料的吸水性

   探究六种材料哪些容易吸水,哪些不容易吸水

     1学生介绍实验材料并让全部学生猜测。

2分组实验、验证假设。

3、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教师记录。

4、观察六种材料的内部结构。

三、观察纸的结构,研究纸容易吸水的原因

1提出问题纸容易吸水,为什么呢?让我们对纸进行细致的观察。

2.引导学生说说观察纸的方法:折、撕、揉、看、泡……

3.分组观察纸,提示学生借助放大镜进行观察。

4.汇报交流

  5、在实物投影仪上观察纸的纤维。

6、课件展示布、木片、海绵上的纤维图片。

7、引导小结:纸、布、木片等都是由很多细小的纤维叠加而成的,纤维之间有空隙,所以容易吸水。

四、造一张纸

(一)观看造纸的课件了解造纸的过程

1、观看造纸的课件。

2、引导学生小结造纸的过程:浸泡、打浆、抄纸、压平成型。

(二)亲手造一张纸,更进一步了解纸容易吸水的原因

1学生利用老师提供的纸浆自己造一张纸。

 2、展示造纸作品。

3、教师小结:通过造纸我们更进一步知道了纸是由很多细小的纤维叠加而成的,纤维之间有空隙,所以纸容易吸水。

五、课堂小结

说一说: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它们吸水吗

容易吸水                    不易吸水

纸片    布片    木片          塑料片    铁片    玻璃片

  由纤维组成,有空隙。

Tags: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