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们吸水吗》教学设计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来源:eduwg.com  发布时间:2013-02-01 10:15:19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物理性质可以用来描述材料,如硬度、柔韧性、吸水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

2.吸水性是指材料对水的渗透能力,与材料的组成和结构有关。

过程与方法:

1.用观察的方法检验材料的物理性质,通过比较发现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

2.选择适当的词语定性描述材料。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发展对物质世界的探究兴趣。

2.认同物理性质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观点。

3.增强材料循环使用,节约资源的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用观察的方法比较材料的吸水性。

【教学难点】通过比较发现吸水性与材料的组成和结构有关。

【教学准备】

1.大小尽量相同的纸片、塑料片、铁片、木片各一片;稀释的红墨水、滴管。

2.放大镜、餐巾纸。

3.造纸用的餐巾纸、筷子、毛巾、水槽。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小魔术:水到哪里去了

:你能解释这种现象吗?

:我们认为,不同材料遇到水的反应是不一样的,我们把材料对水的渗透能力叫做材料的吸水性。这节课,让我们来研究材料的吸水性吧。

二、 探究新知

(一) 谁更容易吸水

1、出示大小尽量相同的纸片,塑料片,铁片,木片各一片,猜一猜,谁更容易吸水,为什么这样想?

2、怎么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呢?用滴管分别滴一滴水在这四种材料上。

3、出示实验要点:

①实验的公平性:材料的大小,水滴的大小位置等要尽量保持相同。

②从侧面观察水滴的变化,既要观察水滴的变化,也要关注材料遇水部分的变化。

③注意记录,可以用图画和语言相结合,来描述观察到的观察。

④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把四种材料按吸水性从强到弱排序。

(二)纸的观察

1、提供放大镜,餐巾纸。

2、我们可能用什么方法进行更深入的观察呢?

纸是由纤维组成的,纤维有空隙。

3、我们在餐巾纸里发现了纤维,纸的纤维是怎么样的呢?我们可以把纸放入水中,轻轻搅拌一下,进行观察。

(三)介绍造纸术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纸是由许多纤维组成的。但不知道同学们了解过没有,世界上第一张纸正是由我们中国人造出来的呢!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我们来看一看古人是怎样造纸的,想想跟我们今天的研究有哪些相关的地方。

(四)我们来造一张纸

1、有没有兴趣用短纤维来造一张纸呢?出示造纸方法。

2、学生动手造一张纸。

3、观察:我们造的纸是怎么样的?与我们使用的纸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相同:都由纤维组成,里面都有空隙。

不同:厚薄,疏密,纸纤维叠加的方式等。

三、 拓展学习

1、我们能造一张厚薄均匀些的纸吗?纸有不同的种类,它们的用途也各不相同。

2、你所知道的纸都有哪些用途?

生活用纸,包装纸类,书写纸,影印纸,书本纸,报纸,宣传单张和海报等。

3、用过的纸还能再利用吗?我们应该怎样对待用过的纸?

Tags: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