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天中的布料”教学实录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来源:eduwg.com  发布时间:2013-02-16 20:56:47

绵阳市御营小学  郑 平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能够对布料的细微差异进行认真细致的观察,尊重别人的意见,愿意与同学交流。

    科学探究:让学生通这对各种布料的特征研究,会连续观察事物的变化过程,培养学生通过设计模拟实验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能根据研究的需要选择相应的研究方法和实验工具,理解模拟实验是科学探究中一种常见有效的方式。

    科学知识:认识不同的布料在吸水性,渗水性、防水性等方面存在差异,并能根据这些差异进行科学的选择。

教学重点:认识布料的吸水性、渗水性、防水性。

教学难点:能根据布料的特征做出合适的选择。

教学准备:

    材料:棉布、丝绸、毛料、尼龙

    工具:放大镜、小型喷雾器、橡皮筋、透明塑料 、透明水槽。

教学过程

师:拿出雨伞架,问这是?

师:如果给这把伞穿上伞衣,它就可以(   ),还可以(   )

生:防雨、遮太阳

师:今天我们主要研究它的防水功能,如果让你给这把雨伞装上伞衣,你会选择怎样的布料?

生:尼龙布;防水性好的布料

师:在你们的桌上有四块布料,你认为哪一块最合适,请仔细看它们有什么特征?然后作出选择。

生:选尼龙

师:为什么?

生:尼龙的防水性好!

师:有不同意见吗?

师:为什么不选丝绸呢?

生:丝绸遇水就湿透了;丝绸防水性不好

师:看来这四块布料的防水性能有强有弱,请你们根据自己的预测,把这四块布料按防水性的强弱,排一个顺序。

师:小组讨论一下

生:尼龙、棉布、毛料、丝绸;尼龙、毛料、棉布、丝绸;……      

师:到底哪一种排序正确呢?怎样才能证明我们的预测?

生:试一试;做实验

师:怎样做实验?今天又没有下雨!

生:模仿下雨;做模拟实验。

师:什么叫模拟实验?能解释一下吗?

生:模仿真实环境下的实验。

师:模拟实验这种方法很重要,我们生活中也经常用到,比如说汽车生产出来以后,它对人的保护性能怎么样,技术人员就用一个假人坐在汽车里,代替真人去进行碰撞,看假人的受伤程度来判断车的安全性,这样就可以避免不必要的伤害,今天我们就用摸拟实验的方法来研究“雨天中的布料”

师:请每个小组按老师提示的方法,讨论怎样进行模拟实验。

师:哪个组来汇报讨论结果?其他同学认真倾听,你可以补充,也可以提问。

生:模拟下雨;模拟小雨,大雨。

师:只模拟下雨吗?雨伞的雨衣要不要模拟?

生:用布料模拟雨伞的雨衣。

师:怎样模拟?

生:用喷雾器将水淋在布料上;要均匀的淋在布料上。

师:演示喷雾器的使用。

师:布料的摆放需要考虑吗?

生:不需要;摆在一起才能同时淋雨。

师:做这个模拟实验是为了证明我们的预测,观察什么才能说明防水的强弱呢?

生:观察布料上水珠的大小;观察布的反面湿了没有。

师:同学们刚才讨论的结果写在黑板上,给你们一个温馨提示:打开书45页,将你们的实验记入记录表中,开始实验。

师:哪一组来说说通过实验,说明我们的预测是否正确,其它小组认真倾听,边看自己的实验记录,当汇报完以后,你们再补充或提出自己的看法。

生:通过实验我们组的结论是:尼龙布第一、毛料第二、棉布第三、丝绸第四,同预测的有一点差别,就是毛料和棉布反了。

师:说说你们的记录情况

生:经过我们的实验、观察:尼龙布不湿,一面有点水珠,水珠越来越大,另一面较干,毛料上水珠小,后来反面有点湿润,棉布是慢慢湿,水珠慢慢变大,丝绸一开始就湿,后来湿透了。

生:我们的结论不同,尼龙、棉布、毛料、丝绸

师:还有补充吗?统计一下,看来绝大多数同意第一个同学的,你们组再找找原因。

师:过去我们做过对比实验,按理说淋雨5秒就够了,为什么还要按5秒,10秒,20秒来观察呢?

生:对不同时间的情况进行模拟实验,结论会比较准确一些。

师:很好!刚才对毛毛雨中的布料进行了模拟实验,结果同预测基本吻合。那么中雨下的布料是否是这样呢?打开书45页,看看书上对我们做中雨下的模拟实验有什么建议。

师:请小组长组织大家开始实验。

师:哪一组来说说实验结果。

生:尼龙的杯中没有水,毛料有一点,棉布多一些,丝绸最多,手摸尼龙的反面是干的,毛料、棉布、丝绸的反面是湿的。通过实验,我知道了容易渗水的布料是丝绸,防水性较好的布料是尼龙。

师:非常好!有补充吗?

师:前一个实验对毛毛雨中的布料进行了不同时间的连续观察,为什么还要对中雨下的布料进行观察?

生:中雨要大一些;对不同的雨进行观察,结论更准确。

师:对不同大小的雨都要观察,大雨中的布料这个实验就请同学们自己设计方案,在课外完成。

师:如果我们要做一把专为遮太阳的伞,你会选择怎样的布料,用什么实验证明,请同学们思考,下课!

Tags: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