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实录《液体的热胀冷缩》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来源:eduwg.com  发布时间:2013-02-19 12:59:01

 

由于在前一节课中探究了热水上浮的原因,学生们已经发现了冷水受热后,重量并不会发生变化。那么,引起热水上浮的原因是不是水的体积发生了变化?利用试管来观察水受热后的体积变化似乎没有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因此,Z老师决定从前一节课的学习回顾做为五年级下册《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教学开端。她重新为学生们展示了前一节课最后的那个实验。她将装有冷水的试管放入热水杯,并利用实物展台将试管口的局部画面投射到屏幕上,学生静静地观察试管口的水面变化。

“我观察到了水面有点变厚了。”一位学生激动地说。

“我观察到了水面原来在一个亮点的下面,现在到了亮点的上面了。”另一位学生的回答不是很肯定。

“我发现了瓶口上有许多水蒸气,我觉得水蒸气流下去,变成了水,所以水位才会升高。”这位同学很有自己的想法。

Z老师问道“有多少同学仔细地观察到了水位的上升呢”,学生们都沉默不语,显然,他们已经意识到差错何在。实际上,学生们的观察结果是由模糊的观察信息加上自己的一些假想构成的。 

看不清楚水面上升的原因在哪里?学生们一致认为,水上升的很小,而且试管又大,所以就看不出来了。如果把试管变细一些,水面上升的就快,更明显一些。根据学生的想法,Z老师在黑板上画出了示意图,继续问:“那有什么办法可以使水上升得快一些呢?”学生们经过一阵短暂的思考后,似乎有了答案。有的学生认为,试管要变细一些;有的学生认为,烧杯里的水要更热一些;有的学生认为,可以在原来的地方做一个记号,再放进热水中,看有没有涨;更有的学生认为,可以把冷水倒到一个量杯里,看看有多少。加热后,再用量杯量一量。如果和原来一样,说明水的体积就没有变化。

Z老师的启发下,学生们还想到了更多的方法。比如,可以把试管里的水装满,看看水受热后会不会满出来;如果把水变色的话,可能会看得更清楚一些。将这些想法综合在一起加以考虑,学生们设计出了观察实验的新装置。在Z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们对新装置做了修正,以减少一些对观察不利的可能因素。比如,装置内部不能留空气,瓶塞要塞紧等等。

每组的领材员领取了小组的实验器材,包括水的热胀冷缩实验装置、热水。学生们检查装置后,观察实验活动开始了。13分钟后。学生们开始交流实验发现。

一个小组边展示他们的实验记录,边说:“我们组发现了水在不断的上升,这说明水的体积在不断变大。其他小组也得到了这样的结果。接着,Z老师引导学生观察实验装置中的水柱变冷时发生的现象。可想而知,学生们将会发现水受冷时水位下降的现象。

Z老师道:“水位下降说明了什么?”学生们齐声道:“说明了水的体积在变小。”根据学生们的意见,Z老师做了活动小结:“水受热,体积膨胀;水受冷,体积缩小。我们把水的这种性质叫做水的‘热胀冷缩’。”同时,Z老师将这个重要观点进行了板书。她继续道:“只做一次实验,观察的现象并不能完全能够证实我们的猜测,可能第二次现象就不同了。只有反复、多做几次,每次都产生一样的现象,我们才能下结论。”

接下来,学生们对食用油、酱油、柠檬茶、牛奶、苹果汁、咖啡等其他液体是不是也具体热胀冷缩的性质进行了5分钟的检测。下面是一些小组的交流过程:“我们组检验的是牛奶,我们反复检验了5次,证明了牛奶也具体热胀冷缩的性质。”“我们组检验咖啡是不是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经过反复4次验证,结论是咖啡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但是和水比较,液面上升慢了。我想是因为这个装置里的玻璃管比较粗的原因。”“我们组检验柠檬茶是不是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经过反复3次验证,结论是只有热胀,没有冷缩。还有,我们观察到把瓶子的盖子按下去,水会快速的上升。”“他们把瓶子的盖子按下去,把里面的水挤上来了,这不是热胀冷缩的缘故。”

学生们似乎对柠檬茶是否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感到疑惑。Z老师捕捉到了这个信息,于是道:“各个小组通过自己的多次实验,发现许多液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第三小组发现柠檬茶只有热胀没有冷缩的现象,大家请思考一下,这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老师把这个装置留给你们组,请你们在课外继续研究这个问题。”

接着,Z老师取出热胀冷缩装置,将记号移到水面的初始位置,道:“老师这里还有一杯水,但不知道是热水还是冷水,你们能利用这个装置来判断这杯水是冷水还是热水吗?”老师在屏幕上对装置的水面局部画面进行了投影。看着水面不断上升,学生们异口同声地说:“热水——。”于是,Z老师讲实验装置取出,再将其放到另一杯水中。一个学生道:“我觉得它是一杯很热的水,因为水面上升得很快,这杯水比第一杯水热。”

Tags: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