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测暗盒里的电路》教学设计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 小学科学探究教学观摩与学术研讨会获奖教案.doc
一、设计依据:
1,本课以当代科学教育改革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参与式设计思想来规划课堂教学的流程设计,从学生对简单电路的初步认识入手,帮助学生分析、认识在简单电路中加入其他原件,组成闭合的通路仍然称为简单电路。
2,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是一种哲学观和认知论。它认为知识是人类建构的产物;起源于人类的心智,通过同化与重组得以进一步发展。
3,学生前概念在科学学习中的作用。学生在真正学习新的科学概念之前,已经有了对一些概念的朴素的理解,它包含原有的经验和假设,但往往与概念的科学含义不一致。小学生学习科学的过程其实就是概念转化与完善的过程。如何将概念形成与教学过程进行统一,也就是基于前概念进行有效学习的问题,本课以学生对简单电路的前概念认识及认识活动为基础,结合操作活动,帮助学生较好地完成概念的补充与完善。
二、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教学内容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电和磁》中的第3课。本课紧紧围绕探测暗盒里的电路这个活动展开的,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与同学交流合作的能力。让学生亲身经历动手操作、记录解释、总结反思这些过程,教给学生解暗盒的一种方法、一种思想,当我们以后碰到这样的暗盒,有时无需打开它,只要借助外显的一些现象就可以做出合理的解释,让学生感受科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有科学。本节课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建构完整的简单电路的概念,使学生真正理解“多个电器原件组成闭合的通路,才可称为简单电路”。
本课教材设计分三个环节来组织教学的。第一部分,教材先提出问题:怎样确定握在教师手里的电线是连的还是断开的?引发学生思考,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解决问题的欲望。第二部分设计实验、自主探究,这是本课的重点部分,目的是让学生经历探究的全过程,学会根据记录,推测暗盒里的电路情况,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第三部分总结反思。打开暗盒让学生验证自己的判断是否正确,主要让学生反思,我们的推测为什么会跟事实一样或不一样。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概念建构,结合建构主义理论与前概念在学生科学学习中的作用,我对教材进行重新设计:
首先复习简单电路的组成,为下面的组建复杂的简单电路做好准备。
接着我让学生在组建好的简单电路中增加一些物体(电池、电珠或导线),组成稍复杂的简单电路,让学生观察看到的现象:①电珠不亮;②电珠亮了;③电珠变暗了;④电珠变更亮了。重点说明接入电池时电珠不亮时,要调换接点再测一次的理由。
接下来把事先准备好的六个接点暗盒分发到各组。先让学生讨论:①要想知道暗盒里的电路,可以怎样做?②怎样检测才算科学?(做到不重复,不遗漏),③遇到电珠不亮,还要怎么办?④电珠亮,要根据什么的变化来判定电路连的什么?再组织引导学生动手分组实验,做好记录。提醒学生每检测一次,就记录一次,防止遗漏,再根据记录判断出暗盒里的电路。
接着是让学生打开暗盒,验证自己的判断。各小组谈感受和体会,进行反思,我们的推测为什么会跟事实一样或不一样。
最后教师小结,探测暗盒的方法,就是科学研究的方法,鼓励学生用科学的方法,去探索更多的未知世界和领域,根据现象去认识事物的本质。然后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个新的暗盒,并说明探究的方法,把探究活动延伸到课后。
三、教学设计与说明:
课题 |
探测暗盒里的电路 |
内容 |
教材36-37页 |
课型 |
概念建构 |
||||||
教学 目标 |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不同的电路连接可以产生不同的现象,建构起完整的简单电路的概念。 2、学习一种暗盒解密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能够利用检测器检测暗盒中的电路,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做假设性解释。 2、能够对探究过程和结果进行预测与反思。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味尊重证据,实事求是的重要性。 2、愿意去探究暗盒中的秘密,并延伸到生活中,感受科学学习的乐趣。 |
||||||||||
重点 |
能够利用检测器检测暗盒中的电路,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做假设性解释。 |
难点 |
根据现象进行判断。 |
关键 |
正确检测,合理推测 |
||||||
教具 |
暗盒、电池、灯泡、导线、记录表 |
||||||||||
环节 |
教学内容 |
师生活动 |
设计意图说明 |
||||||||
复习 引入 5分 |
1, 复习: 2,小结、过渡: |
1,同学们好,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简单的电路,请同学们用桌面上的材料快速组成一个简单电路。 2,简单电路是由电池、导线、灯泡和开关组成的。 开关的闭合和打开会控制灯泡的亮灭,我把这个简单电路做成了线路图,请看大屏幕。这是个简单电路,我们可以把开关换成其他的材料,也使简单电路成立。 |
让学生利用桌面的材料,组装一个简单电路,目的是复现前阶段学习的关于简单电路概念,为新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
||||||||
探究 活动 30分 |
一、组建稍复杂的简单电路: 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进行验证: 4,得出结论:简单电路中加入其他材料,可以组成稍复杂的电路,但仍可以说是简单电路。 二、探测暗盒里的电路: 1,引入活动:刚才,同学们对简单电路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接下来,我们就用刚才的知识,来探测暗盒里的电路。 2,出示暗盒,介绍组成。 3,组织讨论: 4,组织交流: 5,老师给同学们几点提示: (1)在检测时,接触点两端都要检测,你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 (2)两端都检测,一共检测多少次呢? (3)实验中要做好记录 5,探究活动: 6,组织汇报: 7, 验证: |
这个开关可以换成哪些材料呢? 学生讨论交流 换成导线、灯泡和电池分别有哪些现象产生呢? 学生逐一组建电路,观察结果。 (板书课题) 学生听 你有什么办法研究吗?学生思考讨论 修正、完善。 学生实验,教师巡视实验情况。 你们判断暗盒的电路图是怎样的?为什么得出这样的结论呢? 打开暗盒,验证自己的判断。 |
组织学生讨论把开关换成其他材料后可能出现的现象,引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为下步进行实际组装复杂的简单电路做好准备。 学生结合讨论结果,把开关换成不同的材料进行实验,在操作中发现换成不同材料后所产生的不同现象,认识到“在简单电路中加入其他材料,会出现不同的结果,但仍然是简单电路”,把原有对简单电路的概念进行扩充与完善,形成完整的科学概念。 通过讨论,确定探测暗盒里电路的方法,并开始合作探究,进一步运用简单电路的概念,达成“简单电路”概念的建构的目标。 自主探究,是科学教学的重要手段,让学生亲身经历其过程,借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与同学交流合作的能力。 这里主要是让学生进行反思。结果并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是经历的探究过程。让学生掌握一种方法.一种思想,为课后继续探究打下基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