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抗弯曲能力》教学实录与评析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上册.doc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来源:eduwg.com  发布时间:2013-01-17 16:57:12

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通过实验,发现薄形材料改变形状后抗弯曲力可以增强;

知识目标:了解条形建筑材料常见的形状结构有哪些,知道它们做成这种形状的好处;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乐于与他人合作,共同探索的科学态度;培养他们根据现象提出问题、实验研究、根据实验结果作出解释的能力和习惯。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定量研究的对比实验,发现薄形材料改变形状后抗弯曲能力可以增强。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能从瓦楞纸板的构造中找到探究的方向,然后自主地进行探究,成功地得出实验结果,并对现象加以简单解释。

 

课堂师生活动:

(师摆出桥的模型,在上面放一张卡纸充当桥面)

师:在桥面上放一块木块,行吗?

生:应该不行。

(师在桥面上放一块木块,木块连“桥面”摔下来了。)

师:说明“桥面”的抗弯曲能力不强,怎样才能增强“桥面”抗弯曲的能力呢?

[评析:教师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出问题,让学生根据问题想出解决的办法,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生1:把卡纸加厚。

生2:多放几张卡纸。

师:我们马上来看一下。

(师拿出了一叠5张卡纸作“桥面”,往“桥面”上放木块,实验证明可以承托三块木块。)

师:通过以上两个小实验,说明了增加纸的厚度可以增强它的抗弯曲力。

[评析:通过简单的两个小实验的对比,让学生初次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激发其学习的兴趣,为下面进行探究增强抗弯曲的能力打下了基础。]

(师出示一块包装箱的纸板(瓦楞纸))

师:这块纸板的抗弯曲力又怎样呢?

(师把纸板作“桥面”,往“桥面”上放木块,实验证明可以承托六块木块。)

师:通过实验可以往纸板放六块木块,为什么这块纸板可以放那么多的木块呢?

生:纸板的纸皮厚。

师:让我们来感受一下纸板的弯曲力。

生1:我感觉到纸板比一般的纸抗弯曲力要强。

生2:我发现纸板比一般的纸抗弯曲力要强,还发现横向曲一曲比纵向曲的抗弯曲力要强了。

师:你真细心,还会从不同的角度去研究,去发现,学得真棒!非常好。

师:同学们,你们也要向子阳同学那样认真,善于探究,下面请你们认真观察一下纸板的结构有什么特点。

生:纸板中间弯弯曲曲的。

(请该生到黑板把观察到的画出来,其余学生在书上画出来。)

(师用投影展示把纸板一层层撕开。)

师:同学们,一共有几层纸?

生:四层。

师:纸包装箱用的纸板,由三或五层薄纸板构成的,我们叫它做瓦楞纸。那么它能增强弯曲力的是哪一层呢?

生:是弯弯曲曲的那一层。

师:弯弯曲曲的那一层真的能增强抗弯曲力吗?

生:应该是的。

[评析:这一环节是为了让学生认识瓦楞纸,知道它的结构,为什么能增

强抗弯曲能力的原理,这里设计通过实验的证明,让学生动手感受一下,

画一画,还有教师用投影撕开每一层让学生看一看等,能让学生更好地

认识瓦楞纸,清晰地知道它增强抗弯曲能力的原因,从而培养了学生良

好的观察能力,也为下面进行探究作了铺垫。]

师:好,既然这样,能不能把弯弯曲曲的做成其他的形状呢?

生:可以的。

师:下面我们来做实验研究一下。

(师出示一张A4的白纸,你能把它折成什么形状呢?让学生分组进行,发挥想象,并请部分同学拿出折后的形状到投影机投影出来让同学来观察。)

师:同学们折出了不同的形状,怎样比较它们的抗弯曲力呢?能比较出来吗?

生:能。

师:怎样比较?

 


    (师出示两组桥墩,如图:            ;              ,请两名折成       和         的同学到讲台进行实验演示。)

师:你们这样就往纸上放石子,有没有考虑过公平吗?

生1:(马上反映过来,指着对方的桥墩):他的两个桥墩的距离比我的窄,我的比他的宽,“桥面”的承托能力就有差别了,这样放石子就不公平了。

师:对!桥墩的距离要相同,你真会选条件。

师:还有不公平的吗?

生2:那我们折的纸要统一竖着折或者横着折,要不“桥面”的跨度也不一样,测量出来的结果也会不公平的。………………………………【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

Tags: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