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色花》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研讨会获奖教案.doc
教材分析与教学思路:
本课是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三课,从属于物质的变化单元,教材从一个个变化入手,认识变化的差异及造成变化的原因,提升学生对物质变化的认识,并试图让学生在学习相关科学知识和科学概念的过程中,提高科学探究的水平,使学生体会到科学知识可以改善生活,从而激发学生关注与科学有关的问题的积极性。
本节课从“使指示剂变色”的单一角度初步认识酸性和碱性的物质,课文是按照“变魔术探奥秘--自制指示剂--鉴别身边物质”的活动顺序编写的。笔者在设计本课时做了调整,分5部分。
第一部分:通过变魔术,让学生在玩中发现“纸花变红,纸叶变绿”的奇妙现象,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第二部分:学生利用老师提供的紫甘蓝汁检测各种物质,这部分内容是本课的重点。
第三部分:归类、总结认识物质的酸碱性。
第四部分:认识到物质的酸碱性在生活中的应用。
第五部分:制作紫甘蓝汁,将课堂学习延伸到课后。
一、魔术激奇
1.(出示一支用滤纸制作的纸花,有枝有叶有花)讲述:这是一支神奇的科学之花,要送给今天科学课上表现最出色的小科学家。哦,对了,老师忘记给它浇水了。
2.给纸花洒上紫甘蓝水,学生观察变化。
3.提问:你有什么疑问吗?
实践后的体会:
1.用滤纸制作纸花比宣纸来的坚硬,洒水后不易变形。
2.由于红、绿变色不是特别的鲜艳,花尽量小一些,看起来更精致。
3.也可采用装饰用的假花的花托固定,装饰的效果会非常好。
4.叶片事先涂上碱水,花涂上稀盐酸,枝条可以涂上稀释的花露水(变成类似咖啡色)。
二、发现之旅
1.讲述:既然大家都想知道这样的花是怎么做的,那老师就告诉大家吧。(出示紫甘蓝水)这是蔬菜紫甘蓝的汁用水兑过后的样子,老师发现,将这样的紫甘蓝水倒进一些液体中,有的颜色就变的偏红,有的偏绿了,于是我想到了做个这样的花来送给大家。
2.讲述:想用它来试试吗,来看看一些物体的变色情况。
3.讲述:该怎么去做呢?能不能随意的将紫甘蓝水倒在物体上?
4.学生操作、鉴别物体的变色情况。
实践后的体会:
1.直接提供学生紫甘蓝水,让他们先进行物体使紫甘蓝水变色的试验,因为这时候他们对物体变色最感兴趣,充分利用他们兴趣的高峰期。
2.和学生讲解检测前,一般都是先把物体制成溶液,如西红柿要先将汁水用水稀释一些,洗衣粉要用水冲下来……,然后再进行滴定检测。
3.提供给学生使用的紫甘蓝水浓度要适中,使用滴管进行滴定,要求每次都滴相同的滴数(5-10滴左右),培养定量实验的习惯。
4.根据条件,尽可能多的提供给学生一些测定物品,可以让学生带一些水果来检测。
5.检验的溶液也可以不必使用试管装盛,利用透明的一次性塑料杯也是可以的,科学本来就是生活中来的。
6.盐水等基本属于中性物质的,要使用纯净水进行溶解,自来水可能会显弱碱性。
三、排序,认识酸、碱、指示剂
1.讲述:大家的桌上色彩斑斓,下面来归归类吧,请大家将与紫甘蓝水颜色差不多的变色不明显的放在中间,其他颜色按相似情况在两边排好。
2.讲述:像白醋一样,使紫甘蓝汁变红的物质,叫做酸性物质。颜色越深,表示酸性越强,颜色浅些,表示酸性较弱。像碱水一样,使紫甘蓝汁变绿的物质,叫做碱性物质。同样,颜色越深,表示碱性越强,颜色浅的碱性较弱。像紫甘蓝汁一样,在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中能够显示不同颜色的物质,我们通常称它为指示剂。而那些不能使紫甘蓝水变色的,有的仅仅是将紫甘蓝水变浅的,或者说变色非常不明显的,我们一般称之为中性物质。
实践后的体会:
1.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归纳、总结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以及中性物质,经历科学家科学的命名过程,比接受了名称后的检测实验要更科学合理一些。
2.可能学生对于中性物质不能使紫甘蓝水变色分辨不清,教师可使用一排试管,将紫甘蓝水进行不同比例的稀释,以此对比。
四、学以致用
1.讲述: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的作用。(出示书中阅读资料)
2.讲述:(边说边操作)杜鹃花喜好酸性土壤,如果我们发现它的叶子发黄发枯,就说明土壤可能偏碱性了,我们可以用今天学习到的方法检测一下,讲土壤放入水中,搅拌、沉淀,滴入紫甘蓝水测定酸碱性。偏绿了,说明这块土壤确实是碱性的。我们就可以喷洒一些呈酸性的物质,来改变它的酸碱性。
实践后的体会:实际的操作一次酸碱中和的实验,比起简单的文字说明要更有说服力,其实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真正理解酸碱中和的真正含义。
五、拉开课后研究的序幕
1.讲述:今天大家直接使用了老师提供给大家的紫甘蓝水,你知道紫甘蓝水是怎么来的吗?(课件出示制作方法或阅读书本)
2.讲述:想制作一些,用来继续你课后的研究嘛?老师今天为大家准备了材料,小组派人来取材料制取吧,最后将紫甘蓝水倒进自己带来的杯子,回去进行实验。
3.小组制作紫甘蓝水。
实践后的体会:将制取紫甘蓝水调整到课的最后,笔者觉得有两点好处:(1)在看完“变色花”后,学生兴趣正浓,想立刻看看其他一些溶液的变色情况,如果此时用来制取紫甘蓝汁,会降低这段学生兴趣浓厚的时期的效率。(2)让学生带走课上制取的紫甘蓝汁,学生课后定会用它去检测家中一些物体的酸碱性,将我们的科学课堂延伸到的课外,水到渠成。………………………………【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