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第4节 动物新老个体的更替教案(第一课时)(浙教版七年级下).doc
3.4 动物新老个体的更替
教学目标
1.科学探究目标
通过认图、读图来获取信息,进一步培养科学探究的习惯。
2.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特点
(2)了解动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
(3)能列举动物的受精方式
教学重点
动物的生殖方式和发育过程的多样性
教学难点
1.动物胚胎发育的方式及其特点
2.水螅的出芽生殖
教学方法
学生观察、讨论.教师讲解.
教学准备
1.准备有关动物进行体外受精和体内受精,动物卵生、胎生、卵胎生的投影片或录像带。
2.新鲜的鸡蛋或鸭蛋
3.草履虫分裂生殖和水螅出芽生殖的录像
教学设计
阶段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引言 |
从人的生命周期引入到动物的生命周期 |
|
动物的有性生殖(重点) |
组织学生填表组织看实物、看录像 |
填表、读图、讨论、看录像、看熟鸡蛋的结构,进行思考讨论 |
动物的无性生殖 |
形成有性生殖、无性生殖的概念 |
|
小结 |
总结动物的生殖方式 |
学生填写表格 |
教学过程设计
一、新课引入
动物和人一样,一生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生殖、死亡等生长时期,这些时期构成了动物的生命周期。这样就使动物得以繁衍,生生不息。
二、新课教学
第一课时:动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
(一)有性生殖
1.通过复习人的生命周期,让学生在课本上填出人的生殖过程,引导学生形成有性生殖的概念。
(讲解)动物有性生殖的本质是精子与卵的结合.
2.动物的受精方式
(1)读图,看昆虫、爬行类、鱼类、鸟类、两栖类和哺乳类,提问:这些动物能进行有性生殖吗?(对学生的回答作必要的评价。)
(2)学生讨论:哪些动物进行体外受精?哪些动物进行体内受精?(先对书上的六类动物进行判断,再举其它例子。)
(3)观看录像,加深学生对体内受精和体外受精的认识,并进行讨论。
(4)学生思考并讨论:
A.体外受精的动物所形成的受精卵一般在什么环境中发育?
B.这两种受精方式哪一种更优越?为什么? ………………………………【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