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第5节植物的一生教案(第二课时)(浙教版七年级下).doc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来源:eduwg.com  发布时间:2013-03-31 09:09:06

5   植物的一生

(第二课时)种子的萌发

教学目标

  1.科学探究目标

    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

  2.知识与技能目标:

    知道种子萌发的条件和基本过程。

  3.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分析种子萌发的条件,初步树立内、外因辩证统一的观点。

 

教学重点

  种子的萌发条件。

教学难点

  种子萌发为什么需要那些条件?

教学方法

  实验观察与探究的方法

课前准备

学生提前一周做课本103页的演示实验(图3-40豌豆种子萌发的条件)。

 

教学设计

阶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课前准备

指导提前一周做课本103页的实验

部分学生参与实验并录像

激趣引入

种子内为什么要储存各种营养物质?

回答

探讨种子萌发的条件

放录像、组织讨论

讨论、归纳总结

种子萌发过程

看挂图、总结思考

 

 

教学活动设计

一、课前准备:提前一周做课本103页的演示实验(图3-40豌豆种子萌发的条件)。

二、引言:回忆种子的成分,提问:“种子内为什么要贮存这些成分呢?”“有了这些营养物质就能够使种子萌发成幼苗吗?”“为什么?”从而引入本课的主题。  三、新课的设计:

 (一)探讨种子萌发的条件,学生讨论,把影响因素一一列出,我们称其为变量。变量分为主要变量和次要变量,我们把关于种子自身的变量(种子的形状、大小、饱满程度等等)称为次要变量,在种子萌发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变量称为主要变量。讨论主要变量有哪些。利用变量控制法来研究种子萌发的条件,在研究一个主要变量(如水)多种子萌发的影响时,其它的变量(如水分、温度等)必须保持不变,只有水这个变量发生变化。

 (二)出示演示实验,观察在不同的条件下三组种子萌发的状况。提出问题:“为什么只有一粒种子可以萌发?而其它种子不能萌发的原因是什么?”学生讨论,依次让学生找出影响种子萌发的原因。通过填表判断哪组中哪些种子所处的条件最好。

 (三)归纳出种子萌发的外因,即适宜的温度、充足的水分、空气。在此要讲明为什么,如低温使种子内的物质转化处于停顿状态;缺水则使种子内的营养无法被胚所利用;空气太少影响了种子的呼吸,从而不能提供给种子足够的能量等等。让学生不但了解了种子萌发的外部条件,而且还了解了这些条件怎样影响了种子的萌发。

 (四)让学生再观察演示实验,从种子本身来发现问题,学生会容易得看出,有完好胚且外界条件适宜的种子才能萌发。若外界条件非常充足,种子的胚被破坏了,种子也不能萌发。这说明种子的内部条件也是必需的。………………………………【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

Tags: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