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第5节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教案(第二课时)(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下).doc
4.5 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地球内部圈——地壳、地幔、地核。
2、初步认识地壳处于不断运动之中,高大的山脉、海沟等地形是地壳运动的结果。
3、认识火山的构造、火山喷发物以及火山活动情况的分类。
4、初步认识地震的发生,了解震级、震源、震中等概念。
5、对学生进行地震灾害的国情教育,培养学生防灾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地球内部结构、地壳变动的证明,火山地震的活动极其分布。
难点:认识地壳的变动。
疑点:地球内部圈层是如何划分的依据是什么,软流层是何种状态,地壳变动会形成哪些地表形态,产生火山和地震的巨大能量来源于什么地方,火山和地震又为何呈带状分布。
解决方法:利用模型;地理专题地图;标石(岩石)。
教学准备
收集较多的有关地壳变动,火山喷发和地震的资料片,直观的对地球内部活动引起的地壳变动进行观察。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二、新课展开
火山
1、给出学生如下几个问题(可以板书,可以发条子):
(1)火山由哪儿部分组成,喷发物主要有哪些?
(2)火山喷出的岩浆来自何处,它们是怎样冲出地表的,岩浆冷却后变成什么?
(3)火山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和益处有哪些?
(4)依图4-34说出全球的火山分布状况。
(5)火山可以分为哪儿类?
2、引导学生看图片或录像,时间不要长,可重复播放一次,然后再学习课本,在学生读课本的同时,教师板书一幅火山构造图。
3、小组讨论,并逐一回答以下五个问题。
(1)火山由火山锥、火山口和火山通道三部分组成,火山喷发物有气体、液体和固体喷发物。
(2)岩浆来自地幔中的软流层;岩浆在强大的内压力作用下,火山口或地壳裂隙喷出地表,岩浆冷却后变成岩石,叫岩浆岩。
(3)危害是毁坏交通,埋没农田,弓l起火灾,甚至危及人类生命。益处是火山灰和火山尘可为农田提供无机肥料,并且火山口可富集大量的矿产,如硫矿等。同时火山口形成的火山湖,湖水在医疗卫生方面有较大价值。
(4)全球火山主要分布为环太平洋火山带,地中海火山带,东非火山带,大西洋海底火山带。
(5)火山可按活动情况不同分为活火山、休眠火山、死火山。
4、组织学生列举世界著名的火山(可在课上或课下进行),并说出火山的位置,如富士山、艾特纳火山、白头山天池、五大连池火山等。………………………………【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