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新文化运动》教案 江苏省南京高淳外国语学校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doc
第一部分:教案内容
【教学设计】
教学思路:
通过学习认识孔子的思想,分析儒家的“纲常伦理”以及封建统治阶级利用儒家维护其统治的本质,从而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分析方法。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了解新文化运动中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论著,掌握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通过对新文化运动的分析,指导学生从历史背景出发,联系具体内容,分析其作用与影响,从而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指导学生阅读书中有关白话文的材料,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FFKJ.Net]对于历史新事物的鉴别和理解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重点: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及其意义。
难点:新文化运动为什么把斗争锋芒指向孔教。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空前的一次思想大解放运动,“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两面旗帜,从而增强在新时代条件下的民主与科学意识;同时,感受到新文化运动中主要代表人物在反封建斗争中的勇敢精神和先锋作用,激发学生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使命感。
【教学流程】
同学们,现在请翻开课本目录,看第二单元的内容。在“近代化的探索”这一单元中,共有4课内容,实际上反映的是近代化探索中的三个阶段,分别是“技术层面”的探索、“制度层面”的探索和“文化层面”的探索。请同学们把第二单元的4课内容和这三个阶段对应起来,看谁对应得又快又正确。
答:洋务运动属于技术层面的探索,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属于制度层面的探索,新文化运动属于文化层面的探索。
………………………………【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
Tags: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