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单元第2讲 古代商业的发展与经济政策 广东省潮州市瓷都中学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必修二学案.doc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来源:eduwg.com  发布时间:2012-12-29 10:05:09

一、古代商业的发展

1.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

(1)商人由来:因 商朝 人善于经商而来。

(2)古代商业发展概况:

①春秋战国时期,官府控制商业局面被打破,商人社会地位提高;

②秦汉以来统治者多推行 重农抑商 政策;

③隋唐时期农村 集市 贸易也发展起来,为商业服务的 柜坊 和 飞钱 相继问世;

④两宋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交子 ;

⑤元朝 大都 成为国际性的商业大都会;

⑥明清时期,出现“商帮”,其中实力最强的是 徽商 和晋商。

2.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

(1)宋以前,县治以上城市设市,与民居严格分开,官府进行严格的管理。

(2)宋朝时,城市 坊 和市的界限被打破,城郊和乡村的“ 草市 ”普遍,出现汉口镇、 佛山 镇、 景德 镇、朱仙镇四大商业名镇。

(3)城市的发展:古代的 长安 、洛阳、开封、临安、 大都 等既是不同时期的政治中心、军事重镇,也是著名的商业中心。南方经济的发展,使扬州、成都成为当时最繁荣的大都会,出现了“ 扬一益二 ”的说法。

【疑点1】城市中的“市”与“草市”、“夜市”的区别。

指点迷津:

①城市中的“市”是指城市集中贸易的地点或场所,有时间和地域上的限制,同时受到官府的直接监管,到宋朝时发生改变。

②“草市”主要是指在城郊和农村交通便利的地点自然形成的民间集市,冲破了“市”的地域限制。

③“夜市”则指城市中的“市”在时间上延长到夜间贸易,冲破了“市”的时间限制。

3.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

(1)发展历程:

①西汉时,开通了陆地和海上两条丝绸之路;

②唐朝时, 广州 成为重要外贸港口,政府设有 市舶使 ;

③海外贸易税收成为 南宋 国库重要财源;

④元朝时, 泉州 被誉为世界第一大港;

⑤明清时期,因海禁和“ 闭关锁国 ”,对外贸易渐趋萎缩。

(2)特点:官府控制下的外贸, 朝贡 贸易占有重要地位。

【疑点2】古代商业发展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据所学知识思考商业发展与各历史时期政治状况的关系。

指点迷津:古代政治状况可以概括为:统一或分裂;动荡或稳定;战争或和平等;还可以考虑不同时期政府的商业政策即鼓励或压制。回答问题可就这些方面组织答案。

二、土地制度的演变

1.过程:

(1)原始社会,土地属 氏族公社 所有;夏、商、西周时期,一切土地属于国家,被称为“ 井田制 ”。

(2)春秋时期,井田制遭到破坏;公元前594年,鲁国按亩收税,实际承认土地私有合法。

(3)战国时期,秦国 商鞅变法 ,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4)封建土地私有制下, 地主 大量兼并农民的土地。

(5)北魏至唐朝前期,政府实行 均田制 ;明朝政府按人丁和田亩多寡收取赋税。

2.封建土地所有制:

(1)形成原因:

①铁农具、牛耕的使用;

②私田增多;

③各国税制改革,承认土地私有。

(2)表现形式:

① 封建国家 土地所有制;

② 地主 土地所有制;

③ 农民 个体土地所有制。

(3)特点:地主依靠特权兼并农民土地;农民无地或少地,受地主和封建政府的剥削和压迫。

(4)影响:

①土地 兼并 问题越来越严重;

②农民生产积极性降低,生产力发展受阻。

三、“重农抑商”

1.古代经济政策的演变:

(1)商周时期,国家鼓励支持商业发展。

(2)战国时期, 商鞅 首倡“重农抑商”。

(3)明清封建政府固守重农抑商政策,影响 资本主义萌芽 发展。

2.重农抑商:

(1)原因:封建 自然 经济的产物;是地主阶级巩固其统治的需要。

(2)目的:直接目的在于确保赋役的征派和地租的征收;根本目的在于巩固和维护 封建统治 。

(3)影响:封建社会前期,保障了农业所需劳动力,促进了封建经济发展;封建社会后期阻碍了 资本主义 萌芽和经济的发展,违背了历史潮流,造成中国的落后。

四、“海禁”与“闭关锁国”

1.明朝“海禁”:

(1)原因: 倭患 猖獗;防犯敌对势力与倭寇勾结。

(2)表现:人民不得擅自出海与外国互市,外贸由 官方 主持。

2.清朝闭关锁国:

(1)原因:根本上是由 自然 经济决定的;直接目的在于孤立抗清势力和防止外来骚扰。

(2)表现:严格限制对外贸易,只许 广州 一地对外通商,特许设“十三行”经营外贸。

3.影响:

(1)积极:一定程度上起到自卫作用。

(2)消极:妨碍 海外市场 开拓,抑制了 资本原始 积累,阻碍了 资本主义萌芽 的滋长,而且使中国与世隔绝,妨碍了中国学习西方先进 科学知识 和 生产技术 ,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

【疑点3】“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的区别。

指点迷津:“海禁”不等于“闭关锁国”。“海禁”政策禁止国人出海贸易,但欢迎外国人来华贸易,不过这种海外贸易必须在官方的主持下进行,即所谓“朝贡贸易”。如郑和下西洋,不仅运载大量货物到亚非各国进行交易,而且广泛招徕各国商人来华贸易。而闭关政策既禁止国人出海贸易也限制外商来华贸易。如清朝的闭关锁国下私商固然不能出海贸易,外国商人也不许来华贸易,一切贸易均在广州“十三行”进行。

课堂精讲精练

1.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

(1)我国商业兴起较早,商朝人以善于经商著称,因此后世将从事商业活动的人称为“商人”。

(2)春秋战国时期,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商人社会地位提高;秦汉以后商业是在历代政府重农抑商政策的压制下,取得发展和繁荣的。商人地位长期较低;商业始终作为农耕经济的补充而未能占据中国古代经济的主导地位。

(3)隋唐时期,类似于银行的柜坊、类似于汇票的飞钱就已经出现。

(4)宋元时期空前繁荣,国内贸易和对外贸易全面繁荣,北宋时还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

Tags: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