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单元第3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帝教案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1-05-03 10:36:35

第3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帝

教学目标

1、  对康熙帝年少有为,睿智果敢有初步印象;

2、  掌握平定“三藩”,接管台湾,平定准噶尔叛乱、打败沙俄入侵、签定《尼布楚条约》等基本史实;

3、  明确《尼布楚条约》是中俄两国经过平等协商签定的第一个近代边界条约。

4、  通过对康熙捍卫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措施学习,掌握客观全面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康熙帝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措施

【教学难点】:如何评价康熙帝的历史贡献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复习导入法:(因唐太宗一文均未在两课时内完成教学任务,课前在复习玄武门之变的起因、实质、影响和“贞观之治”局面出现的原因、表现与唐太宗政策措施和影响的基础上,展开对“晚年反省”一目的讲述,并从之前的分析结合唐太宗的自评和《学习延伸》栏目对唐太宗一生作客观全面的评价。)

紧接着,转入对我国封建社会晚期另一杰出的政治人物——康熙帝的评价性学习。

(先请学生谈谈自己所了解的康熙是怎样的一皇帝?)

 

课文讲述

一、少年亲政

清圣祖仁皇帝爱新觉罗·玄烨,是顺治的第三子。他8岁登极,在位61年,享年69岁,是中国历史上有文字记载以来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年号康熙:康,安宁;熙,兴盛——取万民康宁、天下熙盛的意思。又称康熙帝。

为避免再次出现类似于顺治初年多尔衮擅权独断的局面,顺治帝遗照:不由皇族宗室中的长辈摄政,而在异姓功臣中选拔大臣辅政;增加辅政大臣为4人,以便相互制约。皇族宗亲对辅政大臣实行监督,再由太皇太后对军国大政总裁。

所以,康熙帝登位后,内有祖母太皇太后孝庄懿训,外有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四大臣辅政。

然而,当时的大清朝虽立而国未盛、民未安,守成和创业同等重要。

请大家结合教材,归纳当时康熙(清朝)面临的形势:

A、  基本确立对全国的统治………………………………【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